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及骨牵引术(骨伤科手术技能课件).pptx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及骨牵引术(骨伤科手术技能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科手术基本技术;

第一节手术基本技术

第二节骨牵引术

;

一、手术基本的七项技术:术野显露、解剖分离组织、止血、结扎、缝合与断线及引流,为重点要掌握的技术,也是难点所在。

二、骨科常用的各个部位的骨牵引的打法,注意事项是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手术基本技术;1.选择合适的切口。

2.避开主要血管、神经。

3.切口走向要与皮肤、肌肉垂直,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皮肤,右手执刀,力求一次切开皮肤全层,整个切口的边缘要整齐,深度均匀,防止斜切。;⒈执弓式为最常用的一种执刀方法,用拇指及食、中指捏刀,示指置压在刀背上,刀柄置于手掌下方,力量放在腕部。用于脊背部、四肢较长的皮肤切口以及胸腹部切口等。;⒉抓持式用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握刀,刀柄置于手掌下方,着力点在肩部。用于切割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口,如截肢、切割肌腱韧带或坚硬的皮肤等。;⒊执笔式用拇指与示指捏刀,刀柄置于拇指与示指间的指蹼上方,中指支持。用于小切口及精细操作,如解剖血管、神经等。;⒋反挑式将刀刃朝上,以执笔法持刀,依靠指端及腕部的力量,从下向上挑开组织。用于浅部组织的脓肿切开,以及在组织切开时避免损伤深层神经血管等组织。;二、解剖分离;锐性分离和钝性分离;⒉钝性分离

常用刀柄、止血钳、剥离器、手指及纱布等逐步进行分离。可在非直视下凭手指的感觉操作。

主要用于无主要血管、神经组织的部位,如分离皮下组织、正常肌肉、筋膜及良性肿瘤包膜外的疏松结缔组织等。

分离时注意不要造成主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和大面积的撕裂伤。;三、止血;四、结扎;五、缝合与断线;⒉断线

断线分剪线和拆线。

剪线是指在手术中,将缝合后或结扎后的缝线剪断,剪断后的线头留1~2mm。

在直视下将剪刀尖端稍稍张开,沿着拉紧的缝线滑至线结处,然后稍向上倾斜45°剪断线;拆线是指皮肤切口愈合后,将缝线拆除。有时也可分期拆除。拆线时先消毒切口处,然后将线结用镊子提起,线剪置于线结之下靠近皮肤处剪断缝线,随即呈45°左右将缝线抽出

注意抽线时必须向剪断缝线侧拉出,否则有使伤口裂开可能。;六、引流;VSD负压引流管;⒉使用引流物的适应证

⑴伤口污染严重,异物遗留难以彻底清创的开放性损伤。

⑵切口内不能彻底止血或有继续渗血的可能的骨科手术。一般持续引流24~48小时。

⑶脓肿或积液切开术后,放置引流条使脓腔或液腔逐渐缩小至愈合。

⑷血气胸术后为了达到减压的目的,需用负压吸引装置以促使肺膨胀。;骨科手术基本技术;第二节骨牵引术;骨牵引;牵引装置;骨骼牵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骨牵引的准备;注意事项;颅骨牵引;操作要点:

鼻梁正中至枕骨粗隆矢状线,过两侧乳突尖作额状线,标记。二线交点即为颅骨牵引弓的交叉部支点,在横线上分别距此点5cm标记,即为牵引弓的进针点。;皮肤消毒、铺巾,在定点标记处局部浸润麻醉,用小尖刀在此两点各作一小横切口,直达颅骨。用带有安全环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斜向内侧约45°角以手摇钻钻穿颅骨外板。在儿童颅顶部钻头约可深入3mm,在成人可深入4mm。将颅骨牵引钳的两个钩尖分别插入两个钻孔内,旋紧颅钳,使两钩尖固定于颅骨板障内。缝合此两小切口,即可施行牵引。;注意事项;

3.牵引体位与受伤时相反:颈椎屈典型损伤时,病人平卧位去枕,齐两肩用薄枕垫平作过伸位牵引。颈椎过伸型损伤时可在头下置枕作屈曲位牵引。

4.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者牵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及时处理。;5.枕骨粗隆重处放中空海绵垫或纱布圈,减轻骨突部的压迫,每日定时按摩骨突部,预防褥疮的产生。;尺骨鹰嘴牵引;注意事项;股骨髁上牵引;1.自髌骨上缘引一横线,再由腓骨小头前缘和股骨内髁隆起最高点,各向上述横线引一垂直线,此两线之交点即为克氏针的进出点。

2.由内向外穿针

3.进针时由助手将膝关节近侧的软组织用力向近侧方及下方按捺,使该处软组织绷紧。将克氏针直达骨面。

4.为防止骨质劈开,尽量钻入克氏针,注意防止针孔感染

5.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6~1/7,骨折或脱位复位后维持重量为3~5kg

;注意事项

1.每日换药

2.对比双侧肢体长度

3.功能锻炼

4.预防褥疮;胫骨结节牵引;1.胫骨结节最高点向下(远端)2cm,再垂直向后2cm处

2.由外向内进针

3.牵引重量7~8kg,

维持重量3~5kg;跟骨牵引;操作要点:

1、进针点:

a内踝下端到足跟

后下缘连线的中点处

b内踝尖下2.5~3cm

处再向后2.5~3cm处

2、由内侧向外侧进针

3、对于胫腓骨干双骨折,针与踝关节面需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