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版】国际标准 ISO 8820-5:2015 EN 道路车辆 保险丝连线 第5部分:带轴向端子的保险丝连线(带状保险丝连线)SF 30型和SF 51型及测试夹具 Road vehicles — Fuse-links — Part 5: Fuse-links with axial terminals (Strip fuse-links) Types SF 30 and SF 51 and test fixtures.pdf
- 5
- 0
- 2024-07-10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15-03-16 颁布
- 1、本标准文档预览图片由程序生成,具体信息以下载为准。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以下文本介绍内容由我方AI生成,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实际为准。
ISO8820-5:2015ENRoadvehicles—Fuse-links—Part5:Fuse-linkswithaxialterminals(Stripfuse-links)TypesSF30andSF51andtestfixtures是一个关于道路车辆中的保险丝联接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轴向端子(条形保险丝联接)的类型,包括SF30和SF51两种类型,以及相关的测试装置。
在保险丝联接中,保险丝起着关键的保护作用,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预定值时,保险丝会熔断,从而切断电流,保护电路和相关设备的安全。
*SF30是一种具有特定电流容量和形状的保险丝,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
*SF51是一种具有更高电流容量和形状的保险丝,适用于需要更高保护等级的应用场景。
测试装置用于在安装和使用保险丝联接之前和之后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功能正常,能够正确地保护电路。
这个标准规定了保险丝联接的类型,以及如何正确地安装和使用这些联接,以确保道路车辆的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标准 ISO 8586:2023 EN 感官分析 感官评估员的遴选和培训 Sensory analysis —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sensory assessors.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6:2023 EN Sensory analysis —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sensory assessors 感官分析 感官评估员的遴选和培训.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7:2006 EN 感官分析 方法 排名 Sensory analysis — Methodology — Ranking.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7:2006 EN Sensory analysis — Methodology — Ranking 感官分析 方法 排名.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7:2006/AMD 1:2013 EN 感官分析 方法 排序 第 1 修正案 Sensory analysis — Methodology — Ranking — Amendment 1.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7:2006/AMD 1:2013 EN Sensory analysis — Methodology — Ranking — Amendment 1 感官分析 方法 排序 第 1 修正案.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9:2007 EN 感官分析——试验室设计的一般指南 Sensory analysis — Gener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test rooms.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9:2007 EN Sensory analysis — Gener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test rooms 感官分析——试验室设计的一般指南.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9:2007/AMD 1:2014 EN 感官分析 试验室设计通用指南 修正案1 Sensory analysis — Gener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test rooms — Amendment 1.pdf
- 国际标准 ISO 8589:2007/AMD 1:2014 EN Sensory analysis — Gener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test rooms — Amendment 1 感官分析 试验室设计通用指南 修正案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