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老子》四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6《老子》四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老子》四章;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道德天尊“”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作品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文学特色:

音韵之美: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讲究修辞:《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1、对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

2、排比

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鼓动力。《道德经》中排比句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心妨(十二章)、

3、比喻

《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道者的高贵品质。

4、设问和反问

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5.联珠又叫顶真,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创作背景:《〈老子〉四章》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古代马车的各部分名称;01车后部

(1)轴,是一根大圆木,负责承担车载的重量,两头穿车轮。轴中间粗,两头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转动,车轴则不转动,而是跟车体固定在一起。

(2)轮,圆形,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通常用火烤木料后輮成弧形拼接而成。车轮的边框,叫辋(wǎnɡ)。

(3)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呈纺锤型,中有圆孔,使轴可以穿过,表面有一圈榫眼,用来插辐条。为了保持行车平稳,防止转弯时车辆侧翻,毂一般会做的很长,来提供足够的支撑面,有时还会在外面套一个金属套。

(4)辐,连接辋和毂的是辐,也称辐条,即车轮中一根根的木条,可支撑轮圈。车轮的辐条有多有少

文档评论(0)

ydwangj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