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教学法的高职院校教育类微课程开发研究 .pdf

基于PBL教学法的高职院校教育类微课程开发研究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TPBL教哄扃职院I瓣W翔膘S开发研究

一、引言

教育部逐步推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强调高职教育

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实践人才,其课程教学应突出实践

性和应用性。微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广为开发的一种重要课程形式,其教学目标与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强调真实教学情境和真实教学问题的引入,使学生获

得思教育实践问题的机会,训练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适应教学工

作实践需要。然而,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教育类微课程开发存在以下困境。一是问

题意识不强。一些教师沿用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将原有课程设计

裁剪成符合微课程时长要求的视频片段,使微课程仅有理论讲解而缺乏解决实际

问题的应用。二是教师主导突出。微课程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多由教师主导,

学生更多作为素材和看客出现其中,互动性差、参与度低,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三

是开发效果未达预期。高职院校教育类微课程开发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推

广、应用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1]然而,高职院校

教师开发的微课程大多用于补充线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缺少反馈,部分精品

微课程为参加微课教学比赛而制作,投放平台也局限于参赛平台,推广性和应用性

不足。

为此,要想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类微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微课程开发由

“量”到“质”的发展,有必要调整微课程开发的思路,引入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情境和

真实问题丰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其中获得更全面的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未来工作的实践需要。

二、必要性

Barrows将问题式教学模式(PBL)的具体活动流程归纳为“问题情境一鉴别

事实一提出假设一发现知识不足一运用新知一概括评估”[2]五个重要环节,并强

调PBL教学法中的核心要素是问题、课程、教师、学习者。其中,问题是教学的

核心,它源于实际的生活情境,与学生的学习紧密关联,因其实用性价值吸引、引导

学生的学习。这样的问题通常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教学活动实施的最终

目的是解决一个较为明确的问题。同时,问题也具有归因复杂性、主题不确定性,

学生需要根据问题情境,应用所学知识经验,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如前所述,高职教育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相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

教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在课程中遇到问题、思问题、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并总

结经验,这与PBL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相契合。PBL教学法具有开门见山、目标

集中的特点,即课程运行围绕问题展开,并于问题解决形成经验结束,十分适合微

课程须将“理论性强的、逻辑严谨的、知识系统化的教学内容解构为一个一个特

定微主题的学习碎片”[3],形成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的知识点解决过程的课程建构

特点。同时,PBL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导、教师隐退,即学生在学习中仔细思,提出、

分析并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习承担责任,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

学生明确问题并支持问题的解决。[4]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建构高职教育类微课程

开发模式有助于摆脱以往课程设计中“主题脱离实践、导入未引兴趣、展开落点

分散、结论浅尝辄止”的困境。

综上所述,基于PBL教学法进行高职微课程开发的探索,能够在理论上验证

PBL教学法的推广范围,并在实践上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微课程开发提供有益思

路,支持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开发原则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

PBL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形成概念—对

新观察进行推理判断一形成新的认识”,通过反复训练,逐渐养成正确逻辑思维习

惯。[5]高职院校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教育工作者,面对存在

个体差异的受教育对象、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因此,仅由教师携领知识学习

难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而在应用PBL教学法的微课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

是利用微课这一鹰架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亲历问题被发现、解决的过

程,总结过程中的经验及方法,进而获得相关知识的切身体验和持续练习。此时,

学生不再以观众身份听从教师的讲授,而是能走到微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台

前幕后,成为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制作者与参与者。

(二)体现教育问题的情境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岗位适应性。[6]学生职业能

力的提高离不开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训练,学生体验真实案例、解决真实问题,体验

教育问题的情境性、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昊天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自由职业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