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四诗经读后感
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四诗经读后感1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
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
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
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
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
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
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
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
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
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
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
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
文明延续的真理。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四诗经读后感2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
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
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
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
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
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
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
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
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
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
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
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
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
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
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
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
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
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
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
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
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
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
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
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
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四诗经读后感3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
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
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
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
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
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
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
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
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
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
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
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
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爱青春期】《男生青春期教育讲座》.pptx VIP
- JB∕T 8527-2015 金属密封蝶阀.pdf VIP
- 2025 《高质量数据集 分类指南》.pdf VIP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古诗鉴赏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工程测量基础(第2版)》课件 闭合导线测量.pptx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考试复习参考题库资料(500题).pdf VIP
- 2025年宿州市公安机关第二批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管理创新与思维创新 .pptx VIP
- 《光电传感器》PPT课件.ppt VIP
- CAD基础教程详解.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