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小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总复习.docxVIP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小练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总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关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汉书》中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格局而在文学艺术方面,如《楚辞》《西游记》等都是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它们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古代的诗词歌赋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整体而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展示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高峰,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汉书》中说:“《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后世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下列文艺成就体现出“大一统”气度的是()

A.汉赋B.楚辞

C.辛弃疾的词D.白居易的诗

2.元代的戏文《幽闺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生蒋世隆上)唱道:十年映雪囊萤,苦学干禄,幸首获州庠乡举。继晷与焚膏,祗勤习诗书。咳唾珠玑才灿锦,养浩然春闱(指京城会试)必取。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这说明当时()

A.科举是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途径

B.一人主唱是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C.小说描绘了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

D.文学创作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密切

3.[2023·福建泉州模拟]据唐代文献记载,怀素“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李白赞美怀素“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怀素的书法风格()

A.彰显了统一法度的社会要求

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

C.体现了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

D.反映了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

4.[2023·杭州市模拟]京剧脸谱是根据人物性格、性情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描绘人物性格多样性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体现了京剧艺术的虚拟性

D.表明京剧艺术走向成熟

5.[2023·合肥市三模]从先秦到汉代末年,书写汉字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实用,其次才是表现汉字的造型和线条的美。在汉末魏晋之际,书法由实用艺术向观赏艺术急剧地转化并发展成为自觉的艺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书法家的主观意愿B.造纸业快速发展

C.毛笔的发明和使用D.文字的频繁使用

6.[2023·重庆模拟]18世纪末,中国画师手绘了竹纸制造全套工艺流程工笔组画24幅(图示为抄浆成纸),由在北京的法国传教士寄往巴黎。该组画在欧洲不断被人临摹,被有关造纸技术的专著争相引用,其中多套彩色摹本至今仍收藏在巴黎国家图书馆等地。这一史事说明()

A.中国造纸术开始传到欧洲

B.中西方绘画艺术相互借鉴

C.海禁并未限制中外技术交流

D.中华文明促进了欧洲发展进步

7.明代中后期出现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这说明()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B.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

C.心学的发展影响到戏曲创作

D.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8.“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9.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10.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11.据记载,唐代书法家贺知章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下列作品最可能出自贺知章之手的是()

ABCD

12.中国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天地万物合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生命活动、内部器官的运动变化,要受整个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研究人体、认识疾病的辩证思想和方法,远比那种把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机械地把人体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加以研究的机械论的思想和方法要优越得多。”这反映了()

A.“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理论的价值

B.中医诞生的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

C.古代中医理论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

D.古代医学家都具有唯物辩证法思想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

具体学科

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

地理制图学

化学和炼丹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