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草药栽培技术 课件 任务3.20 黄芪的栽培.pptx

中草药栽培技术 课件 任务3.20 黄芪的栽培.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一)概述

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别名绵芪等,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药典收载了黄芪的两种原植物,即膜荚黄芪(又称东北黄芪)和蒙古黄芪。;(二)形态特征

黄(红)芪株高50~80cm,主根粗大,圆柱形,稍带木质化;红红芪根外皮粗糙,红褐色,内部红黄色,白红芪根外皮淡白色,内部淡黄色;黄芪根皮淡褐色,内部黄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圆形或长椭圆形,全绿,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三)生物学特性

1.生长发育习性

黄芪为多年生深根系豆科黄芪属植物。自然状态下野生黄芪根多而深。荚果膜质先端有喙被黑短柔毛托叶披针形,叶轴被毛的或荚果无毛,有显著网纹。地上部分生长繁茂,多分枝,每年秋季地上部分枯死,第二年萌发新枝。果实成熟后荚果开裂,种子自然脱出。

种子的发芽率一般为70~80%,干粒重6.04g,种子在10℃或以上,土壤保持足够湿度,10~15d可出苗。在18~21℃时约9d出苗。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贮存2年的种子发芽率仍不减。土壤干旱种子不易萌发。黄芪一般2年生的易开花结果,但膜荚黄芪1年生的也有少数开花结果。幼苗细弱,怕强光,要求土壤湿润,略有荫蔽容易成活。成年植株和生长期喜干旱和充足的阳光。;2.生态环境条件

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根垂直生长可达1m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种子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一)选地与整地

黄芪适应性强,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性喜凉爽,有较强的耐旱、耐寒性,怕涝、怕高温。平地、山坡地均可种植。但黄芪是深根性植物,选地时要注意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或高燥的中性微碱性沙壤土,pH值(酸碱度)7~8为宜。黏重板结、含水量大的黏土以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洼易涝易积水的地块均不宜种植。

地选好后,深翻30~45cm,整平耙细,施肥可在深翻前撒于地面或做垄时扣人垄底。要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每亩施2500~3000kg,过磷酸钙25~30kg或磷酸二铵15~20kg。有草木灰的最好施一些。

膜荚黄芪可做60cm左右宽的垄,蒙古黄芪可做40~50cm宽的垄。畦作的可做高20cm、宽1~1.2m的高畦。;(二)育苗与移栽

1.选种及种子处理

黄芪过去多为野生,栽培品种选育工作做得不够,遗传性很纯的栽培品种极少。各种间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在栽培中注意选择优良类型培育是十分有意义的。

黄芪种子成熟期不一致,种子过于成熟易产生硬实而影响出苗,因此应适时采收。采收后的种子用风选或水选剔除瘪粒及虫蛀种子,选饱满、有光泽的优良种子备用。

为了提高出苗率,打破种皮不透性、打破休眠,必须用以下机械损伤或物理化学药剂处理的方法促进发芽。;(1)将种子放入开水中搅拌1min,立即加入冷水,调温至40℃浸泡2h,将水倒出,种子加覆盖物闷2h。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趁墒情好时播种。

(2)将种子用砖头等物搓至外皮由棕黑变为灰棕时即可播种。也可用体积相当于种子2倍的细沙,混合拌匀摩擦,当种子发亮时,就可带沙播种。

(3)老熟硬实的种子可用70%~80%的硫酸溶液浸泡3~5min,迅速取出,在流水中冲洗半小时后播种。此法能破坏硬实种皮,发芽率达90%以上,因硫酸腐蚀性强,应用此法时应慎重、小心。

墒情好时,可先催出芽后再播种;如墒情不好,不要催芽播种,可处理后干播。;2.播种

多采用直播法,其质量好,产量高。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播种。

(1)春播:由于春旱,春风大,对种子发芽出苗不利,必须早播。以3月下旬为宜,最迟不能超过4月中旬。尽量提早为好。

(2)夏播:最好在7月上旬。这时土壤湿润,温度较高,有利于种子出土和保苗。苗生长得也健壮。但此期播种,杂草生长多而快,除草困难。

(3)秋播:在土壤结冻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后最好灌一次封冻水,避免春季过分干旱。

(4)条播:播种时,在垄上开沟,深3cm,播幅9~12cm。踩好底格,湿度大时轻踩,干旱时踩的实些。将拌沙的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2~3cm,稍加镇压即可,也有大垄播双行的。

(5)畦播:在耙细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沟深3cm,播幅10cm的浅沟进行条播,将拌沙的种子均匀地撒人沟内,覆土2~3cm。稍加镇压。播种量每亩2~2.5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