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
——课外文言文
5.【2013年江苏省扬州市】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题)6.【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29—32题。(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颍上:地名。②游:交游,交往。③小白:齐桓公的名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④纠:小白的异母哥哥。⑤见逐:被赶走。29.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分)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B.任政于齐。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0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2分) 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 ②尝与鲍叔贾。
()③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④子孙世禄于齐。()31.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翻译: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翻译:32.①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鲍叔牙的主要特点。(1分)②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鲍叔牙的特点?(1分)【答案】
29.C(2分)
30.(2分)①被拘禁或被关押(“拘禁”或“关押”不得分);②经商或做买卖;③以……为耻
(“耻辱”不得分);④享受俸禄(“俸禄”不得分。(每个0.5分)
31.(4分)①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却(使他的处境)更加窘迫。(“穷困”1分,全句大意1分;若将“穷困”的主语弄错或未补出,整句不得分。)②鲍叔牙推荐管仲做官以后,甘
心自己的地位居于管仲之下。(“进”0.分5
;“下”0.分5
;全句大意1分)
32.①知人善荐。(1分)(答成“知人善任”不得分);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1分)
【2013年湖北省咸宁市】
【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詟(zhé):恐惧。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从之从:听从
B.将吏亦心轻之轻:轻松C.何足为异足:值得
D.亿益叹服公之识度益:更加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旦之用及,非为此也
A.吾欲之南海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公与之乘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李及的声誉传到京师后,王旦却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李及之所以被王旦推荐,是因为王旦认为李及很聪明,会不断开创新的政绩。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
【答案】8.B
9.C
10.D
适逢一位驻边的士兵白天在市场上抢夺妇人的银钗,官吏捉住他,把这件事报告给李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