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究竟是什么

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

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

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天命的

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他曾经说:

“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

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我们

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

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不一定是

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

“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也

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

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仁是人性的本质,

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

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

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

事情时,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

改造世界,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

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

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

“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有赖于

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

只是:竭尽己力,“知命”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论语•尧

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

失败。这是说,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

了失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时的知识分子难以接受小小的周国灭亡了商王国这一事实,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还

没有“天命”的概念,还未将“天命”与道德联系起来。

B.人类不能盲从命运,而要通过种种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周人的这个观念伴随其强大

的统治被当时的中国广泛接受。

C.尽管孔子认为“仁”是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人所具有的人性,但成为“仁人君子”

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D.孔子所说的“知命”就是指人们既然无法控制自己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外部条件,那

就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所做的种种抉择有道德因素的参与,这会改变命运的走向,由此可见

文档评论(0)

159****1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