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李白诗歌壮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表现
李白诗歌壮美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表现
“崇高”是美的范畴的根本形态之一,由于中国特有的人文与
地理环境,中国古代中形成了特有的壮美形态,的是中华民族的瑰
宝,也是这一形态的典范。
崇高与优美是美的两大根本范畴,它们相对而出,各执一端;相
互渗透,相得益彰。《周易·系辞上》曰:“刚柔相推而生变
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就是说宇宙间
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
只有在这种变化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开展。
无论大自然中,还是社会生活,或者艺术领域中,这三大世界
中美的具体形态多种多样,其根本形态主要有两大类:优美和崇
高。
中国古典美学中,“崇高”这一词最早见于《国语·楚语》,
楚王与伍举论章华之台的美,伍举曰:“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
镂为美……”①但后来却并未将“崇高”作为美的范畴来专门讨
论,而是出现了新的概念“大”。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左转·襄
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观乐,听《魏》曰:“美哉,沨沨乎!大
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那么明主也。”②孔子也讲过大: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那么之。”③孔子用
大赞美尧,在他看来,这种大就是大自然中巍巍的高山,是灿烂的
光芒,这是一种至高的美。在孟子看来“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
芒之谓大”“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人善养“浩然
之气”那么“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④他认为人
的精神境界与宇宙万物契合无间,浑然一体,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道家讲“大”,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里大美指天地
之美,既有“千里之运,缺乏以举其大,千仞之高,缺乏以极其
深”的东海,⑤也有“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的大鹏,还有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⑥钟嵘《诗品》
中讲到“雄浑”“豪放”两种风格,到了清代姚鼐那么明确提出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概念,而到了近代,王国维进一步
概括出“宏壮”的概念,即“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
(一)主客体关系
在美学范畴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主体与客
体,物与我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答复,透露出中国美学的思
想。
从先秦诸子的“大”到姚鼐的“阳刚之美”,乃至于王国维的
“宏壮”,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这几个概念较接近西方美学中的“崇
高”,但终究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有所不同。在“大”的概念中,
人与自然的距离感消失,物我相互交融,是自然与心灵的一种契
合。中国的古典美学主要从物我和谐统一中看待“大”与“阳刚之
美”。
(二)审美的心态
中国文化是在以内陆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发育的。华夏先
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人们长期过着农耕生活,对大自然的依赖性极
强,对大自然产生了亲切的认同感。大自然温厚、博大、发育万物
的力量成为人赞美的对象,成为文化心理、审美意识的根底。孔子
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⑦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⑧人们没有征服自然的愿望,与
外物没有产生抗拒冲突的心理,而是从内心崇敬。人与社会的统
一、协调。
中国“大”和“阳刚之美”的概念,两者虽然相似却又有显著
的不同之处,这种美就是壮美。“壮美是一种介乎优美与崇高之间
的、既包含着优美与崇高因素而更偏向于崇高的一种美;是一种由优
美走向崇高并且接近崇高的、开始出现冲突而又没有突破总体和谐
的一种美。”⑨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应该对这两种观念
与心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既要继承“阳刚之美”重德尚志的优
良传统,又要吸收西方“崇高”概念中的重理性优点,这样我们才
能建立起真正科学的“崇高”美学思想。
人类不仅在物质方面要依赖于大自然,精神方面也受自然的熏
陶。在中国,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
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这是一种诗意的契合。无论是自然界
中、社会生活中还是艺术领域中,都存在着“崇高”的美的形态。
我国古代的“阳刚之美”接近于西方的美学中的崇高,是壮美的一
种表达方式,这种美往往给人以力量之强,品格之高,气势之壮,
形态之奇的感觉,使人产生惊叹、敬畏的情感。壮美是中国古代文
学中特有的典范,我们就以李白的诗为例来鉴赏这种美的形态。
李白诗歌中的“壮美”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身遭遇的愤怒申诉
李白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