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红麻产业分类、播种面积、产量及区域分布情况.doc

中国黄红麻产业分类、播种面积、产量及区域分布情况.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中国黄红麻产业分类、播种面积、产量及区域分布情况

一、黄红麻产业基本概述

麻类作物是我国极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是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目前主要生产的麻类有苎麻、大麻、亚麻及黄红麻等,黄红麻是麻纺工业、造纸、医药工业的优质原料,具有杆大、杆高、麻皮厚、纤维韧、耐拉力强等特点。

二、麻纺织产业相关政策分析

按照原料、工艺技术及设备特点分类.我国麻纺产业包括苎麻纺织、亚麻纺织、黄(红)麻纺织以及大麻、竹原纤维、罗布麻、剑麻等韧皮纤维和叶纤维纺织业。近年来,国内麻纺织品产业发展,产业促进,市场监管等重要环节的宏观政策环境日趋完善。加快发展以麻类纤维为原料的纺织加工业,将是纺织工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且符合绿色的发展主题,可丰富纺织产品和服装的品种。同时麻类纤维资料的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对改善农业种植结构、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增长等均有重大的意义。

三、黄红麻产业发展现状

1、麻类播种面积结构

麻类产业是全球数百万计家庭的直接经济来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麻类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贸易物资。在我国,麻类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麻类的细分产品来看,苎麻的播种面积最大,2021年为2.8万公顷,占比49.12%,而红黄麻相对占比较低,仅占据7.02%的比重。

2、播种面积及产量

我国种植黄红麻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007--1072年间,永丰荐田等地就开始种植,并以其纤维长、色泽好、拉力强、富弹性等特点驰名。近些年来,由于黄红麻播种面积的下降,产量也在持续减少,2021年中国黄红麻播种面积为0.4万公顷,产量为1.57万吨。

3、产量分布情况

分区域来看,我国黄红麻的生产较为集中,2021年,中部地区的黄红麻产量为0.9万吨,占比56.25%,西部地区的产量为0.7万吨,占比43.75%。

广西是我国黄红麻第一大产区,2021年的产量达到6716吨,占全国比重的42.8%,排名首位。其次是河南和安徽,2021年的产量分别为5971吨、2243吨,分别占比38.05%、14.3%。

四、麻纺织产业链

1、黄红麻在麻纺织产业链中的位置

麻纺织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包括苎麻、亚麻、大麻和黄红麻等,黄红麻处于麻纺织产业链上游;中游为麻纺织物加工制造,包括苎麻织物、亚麻织物以及麻棉混纺交织织物等;下游主要为应用领域,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

2、下游端

从下游端服装市场来看,我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压力大,总体呈现了持续放缓的发展态势,2022年生产增速持续回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约为232.42亿件,较2021年减少3亿件。

五、黄红麻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在黄麻红麻种质资源搜集、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常规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与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有的居国际领先水平,对促进我国黄麻、红麻科技进步与生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麻类作物科技的总体水平与粮棉油等主要作物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平台,促进原始科技创新,实现我国麻类科技与生产加工跨越发展。具体建议有:一是倡导学科交叉,提高黄麻红麻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深化种质资源研究,加速有利基因的挖掘利用与创新;三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促进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加速黄麻红麻纤维发育与雄性不育机理及不育系选育研究;四是优化育种体系,建立高效聚合育种新技术;五是加强麻业协作,提升综合利用与研发水平。

文档评论(0)

糖糖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