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刻历史,墨香传承。印刷术讲述:XXX
目錄印刷术是什么壹印刷术的发展叁贰肆印刷术的起源印刷术的意义
印刷术壹印刷术是什么
印刷术是什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始于隋朝时期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欧洲,因此后人称毕昇是印刷术的始祖。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抄刻或许是文化传播的唯一办法。抄刻的弊端:费事、费时、易出错、遗漏
印刷术贰印刷术的起源
印刷术的起源印章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印刷术的起源拓片是印刷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人发现于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于是拓印就出现了。
印刷术的起源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中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
印刷术叁印刷术的发展
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发明发明于隋代,盛行于唐而完善于宋(全盛时期)印刷术的发展01什么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在印刷史上有着“活化石”之称。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
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优点与缺点可反复使用多次,即可以印刷许多份同样内容的书籍。印刷术的发展02优点它必须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以更正,如果刻一大部书,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多木材,不仅费用好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缺点
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术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金刚经》印刷术的发展0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年代可考的印刷书籍,就是公元868年用雕版印刷而成的《金刚经》。此书乃唐代佛教经文,被英国人斯坦因于1900年在西域敦煌千佛洞发现并掠走,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金刚经》长约533厘米,由7个印张黏接而成,卷首是一副释迦牟(mu)尼说法图卷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介为二亲敬造善施。”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泥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发展背景发明者以前的木雕版印刷要一个字一个字的雕刻,整个版面中错一处就要全部重刻,活字特别可以大大减少出错后的工作量,提高印版的生产效率。特别是泥活字,刻好一个字模后就可以大量制出完全一样的泥活字,在印刷品需要日益增加时这个技术上的进步适应了发展需求,所以很快取代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毕昇(北宋)
印刷术的发展据《梦溪笔谈》记载: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时,也曾试制过木活字,但发现木材的纹理疏密不匀,沾水后有伸胀性,排出版来高低不平,又容易与药物相粘,不便取下,所以只好用胶泥做活字。而王祯经过反复实践,解决了这些问题,制造出一套3万多字的木活字。为了提高木活字印刷的排字效率,他发明了转轮排字架。木活字印刷术发明者王祯(元代)
印刷术肆印刷术的意义
印刷术的意义壹贰叁为书籍的传抄和及时有效地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