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培养创新思维 教案 2021—2022学年江苏版高一心理健康 .pdfVIP

4.培养创新思维 教案 2021—2022学年江苏版高一心理健康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版高一级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课培养创新思维

一、设计理念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从国家角度明确了培养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2

月25日以粤教思〔2016〕2号发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高二年级的学习心

理内容是: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理解思维的价值,学会突破思维定势,敢于创新、勇于创

新。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创新。国家总理李克强

也一再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鼓励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教育部

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

试内容改革”的文章,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

[1]

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

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由于没有看到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2月25日发布《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后广东省的心理健康教育审定教材,所以就借用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

定委员会2016年审查通过(试用本)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年级》作为本课的教材蓝

[2]

本,本课是《第四课培养创新思维》。同时参考有关的教材文献,设计出本课。

虽然“学会突破思维定势,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广东省要求高二年级的学习心理

内容,但是江苏省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一年级》的教材是适合高中一年级的,于是本课

也在高一年级上。

在人类创新的实践中,创新思维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它在知识转化为力量、克

服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创新思维,就没

[3]

有创新实践,也就没有创新成果。

何为创新思维?要想了解其实质,首先应了解什么是“创造”,什么是“思维”,并明

[4]

确区分“创新”与“创造”的关系,才能真正深入了解创新思维。

中国矿业大学创造学教学与研究中心的庄寿强主任在2008年第5期《中国科技术语》

中提出创新(innvoiaton)与创造(ceration)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名词,创造的概念出现得很早,

旧约全书中就已使用。《辞海》中对创造的解释是:“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相比之下,

创新的概念出现得较晚。创新一般认为是由熊彼特(JosephA.Sehumpter)1912年在其出版的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以技术创新的形式提出来的。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新技术、新

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

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创新不仅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其

市场上的价值性,即创新的“成果效益”。从创新的“成果效益”来看,创新只能是创造中

的一部分,创造对于创新是真包含关系,创新主要表现为“有中生新”。而创造则不同,创

造不但可以包括“有中生新”,而且还可包括“无中生有”。

创造与创新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新颖性”,创新是具有“成果效益”(含市场经济效益

[5]

或社会效益等)的创造,创新是系统化的创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换句话说,在思维活动过程中,需要借

助一定的知识,但并不是依靠具体物体来进行。它反映的是事物间与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

具体而言,思维过程是人类运用描述性思维、判断式思维和设计式思维三种方法对事物进行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的基本过程。其中,创新活动是依赖于设计

[6]

式思维。

创新思维亦称创造思维,即思维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创新思维”这个术语,较早地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