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72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优秀
范文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
些关于72弘扬民族精神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2弘扬民族精神班会1
一、活动目标
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成才
报国的远大志向.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
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活动方式:分小组活动,各小组在课前先找好本小组要进
行讨论的典型事迹,后讨论总结,然后在班级上交流各自小组看了
那些事件的感触.
三、活动过程
开场白: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代
的四大发明,到现在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从“小米加步
枪”到两弹一星;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甲午海战到今日的保钓行
动;从“东亚病夫”到奥运金牌世界第一.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
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中华的温暖,祖国
的伟大.我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现在我们坐在这里,
坐在高一(2)班的教室里,请展开我们思想的翅膀,飞进我们历史
的长河.
高一(2)班以“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现在
开始.
(一)谈谈你如何理解“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
“中国的脊梁”就是指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
的利益而不惜奉献自己一切的人们.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关于民族精神的故事我们也搜集了一些事例.
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1624年(明天启四年),
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
军.1661年(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
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
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
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
印度公司在福尔摩沙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
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05年7月11日﹙明
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
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
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每次都由苏
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
次.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过
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
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
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
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
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
海沿岸.
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
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一天,愚
公召集全家人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咱们家的门口,咱们出门要
走许多冤枉路.咱们不如全家出力,移走这两座大山,大家看怎么
样?”.愚公的儿子、孙子们一听,都说:“你说得对,咱们明天开始
动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觉得搬走两座大山太难了,提出反对意
见说:“咱们既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为什么不能这样继续
生活下去呢?况且,这么大的两座山,即使可以一点点移走,哪里
又放得下这么多石头和泥土?”愚公妻子的话立刻引起大家的
议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最后他们一致决定:把山上的石头和泥
土,运送到海里去.第二天,愚公带着一家人开始搬山了.他的邻居
是一位寡妇,她有一个儿子,才七八岁,听说要搬山,也高高兴兴地
来帮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锄头和背篓,而大山与大海之
间相距遥远,一个人一天往返不了两趟.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