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docx

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

教案(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1929-1933年世界的经济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知道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及其对外侵略的行径。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世界历史)教材的第16课。主要阐述:一战后欧美国家进入繁荣时期,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采取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但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意、德、日走向法西斯化,对内独裁统治、对外进行扩张。

三、学情分析

中职一年级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对经济大危机、意德日的法西斯化颇感兴趣,但是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理解不清,实质也不慎理解。所以要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更深层次的感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2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五、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二)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学生要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授: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狂跌,人们大量抛出股票,证券市场陷入恐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随后,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

【设计意图】展示1927-1933年纽约道琼斯指数(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变化表,认识经济的突然崩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

一、世界经济危机

(一)原因

教师提问:从上述的数据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答案预设:第一张数据中可知,在美国贫富差距大。第二张数据可知,工业生产的产品增加的量远远大于工人的资本增长量。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提升学生认识图表、历史信息提取与解读的能力;在分析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同时提升唯物史观素养。

教师讲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绝大部分的财富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生产的产品不断增多,工人的工资增长慢,难以购买自己所需的产品,这就造成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就像下列这则故事一样。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商品‘相对过剩’或者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场危机持续3年多,充分暴露了国家管理的缺陷——实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认识。

(二)结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各类图片与文字材料感知经济危机带来的结果。

仅1933年一年,美国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

学生答案预设:①失业人口激增,人民生活困苦;②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破坏生产;③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字与图像史料,归纳得出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多方面的后果。

特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数据总结经济危机的特点。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40%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66%

失业人数

17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学生答案预设:①持续时间长;②波及范围广③生产下降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菩提人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操作员持证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高中教学会员。连续多年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3个。曾在《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河南教育》、《青年导报》等杂志发表论文论著二十余篇,参与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7日上传了计算机操作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