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2.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做到理由清楚。
教学过程
板块一品读语句,感受“不振”
1.听写词语。
严肃默默清晰不振胸怀赞叹效仿非凡左顾右盼训斥
2.学习课文第一件事,感受周恩来志向之坚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周恩来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聚焦“清晰而坚定”。“清晰”是清楚的意思,“坚定”是(意志等)不动摇的意思。少年周恩来说的志向,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日复一日、认真充分的思考,所以志向坚定,绝不动摇。
(3)请几位学生朗读周恩来的话,读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感觉。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简介周恩来。
周恩来,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5)师生分角色朗读。
3.学习课文第二、三件事,感悟“中华不振”。
(1)默读课文第11~17自然段,寻找原因。
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如此高远的志向呢?请同学们默读第11~17自然段,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
(2)感受“中华不振”。
思考:从哪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用横线勾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预设:
①课件出示句子: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a.引导学生抓住“叹了口气”,联系上文,猜一猜:伯父叹气的时候,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b.指名朗读:读出伯父沉重、无奈的心情。
②出示句子: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a.引导学生抓住“大不相同”思考:你读出了哪些看得见的“不同”?你又想到了哪些看不见的“不同”?
b.小结:贫穷的中国大地上有这么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中华不振哪!
③课件出示语段: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b.猜想:那位妇女可能在哭诉什么?
预设:亲人的无辜惨死;外国人的嚣张;巡警的欺软怕硬;正义得不到伸张。
c.小结:一个“不但……反而……”,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巡警趋炎附势,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中华不振哪!
d.指名朗读,指导读出愤懑之情。
e.引导:除了愤懑之情,你还读出了什么?
聚焦“群众的反应”——“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
指名读最后一句,指导读出围观群众敢怒不敢言的无奈之情。
f.引导齐读:是呀,这就是当时的中国!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中国巡警趋炎附势,对国人的生死置之不理;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面对不公敢怒不敢言!中华不振,中华不振哪!请同学们齐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默读、勾画、交流、指导、朗读、提升,老师一直致力于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放心表达的“场”,紧扣文本,让思维和情感的水波,一直在课堂上潋滟。
板块二查阅资料,加深感悟
1.引导质疑:听了同学们的交流,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
(1)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不能随便去玩,有事还要绕着走?
(2)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为中国人撑腰,反而要训斥中国人?
(3)为什么中国人看到同胞受欺,却敢怒不敢言?
(4)为什么外国人能在中国占据一块地方?
2.小结:在中国的土地上,看似不该发生的事情,却都发生了,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状况。让我们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一起走进中国那段灾难深重、饱受凌辱的岁月。
3.按照课前安排,分小组交流查阅的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社会大事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日常生活组(衣、食、住、行……)
4.总结学法:通过搜集资料,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更全面地了解了一百多年前中国贫穷落后、饱受欺凌的社会状况,也更明白了“中华不振”背后的原因。
5.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揣摩周恩来的内心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目睹了“中华不振”的周恩来,回来之后心情怎样?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引读课文题目,突出重音。
少年周恩来想到,我们的国家是如此积贫积弱,所以才会任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中华一定要振兴起来!(齐读课文题目,突出“崛起”二字)
少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IN 9830 冲压件切割毛边高度.pdf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0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VIP
- 古建筑传统瓦工(砧刻工砌花街工泥塑工古建瓦工)施工机械用电管理详细措施.docx VIP
- (高清版)DB51∕T 2997-2023 四川省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指南 .pdf VIP
- 二升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完整版25天.pdf VIP
- 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建议.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八年级英语上册词汇表.doc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西班牙语二级口译试卷.docx VIP
- GB∕T 5796.1-2022 梯形螺纹 第1部分:牙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