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页。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2页。
初读古诗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3页。
逊
yuán
xùn
骚
sāo
输
shū
缘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4页。
jiàng
降
xiáng
(降落)(下降)
(投降)(一物降一物)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5页。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6页。
创作背景
《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在1084年5月和朋友游庐山的时候所写。写本诗前十几天他曾到过庐山,写过一首诗并风趣地对朋友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成为熟人,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一代文化名人苏轼,果然十几次徜徉于庐山之间,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7页。
理解古诗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
缘:因为。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8页。
理解古诗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9页。
理解古诗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0页。
理解古诗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1页。
理解古诗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2页。
理解古诗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3页。
理解古诗
题西林壁
[宋]宋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4页。
拓展想象
横着看,庐山______
侧着看,庐山______
从远处望,庐山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
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
从低处仰望,庐山____
山岭绵延不绝
山峰高耸入云
遮天蔽日
危崖险岩
深沟幽壑
重峦叠嶂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5页。
思考感悟
诗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因为他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貌。
这两句诗蕴含的生活哲理是:要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不要被局部现象迷惑。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6页。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7页。
注释:
降:服输。
骚人:诗人。
阁:同“搁”,放下。这里读gē。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8页。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版PPT课件全文共25页,当前为第19页。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在洁白的颜色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完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