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二章
心系病证心悸心系病症第1页
【概说】心系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原因影响下,使心生理功效失常和病理改变所引发一类病证。心系病理表现主要反应在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异常。心病理改变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证:有气血阴阳亏损。实证:痰、饮、瘀阻滞及火邪扰心,依据心生理功效和病机改变特点,心系常见病证有: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痫病、痴呆、厥证等病证。另外,其它脏腑病变也常累及于心,在临证时当联络参考。心病治疗标准,必须针对血运失常或神明失主主要矛盾,兼顾本虚标实,给予祛邪、扶正,宁心安神,促使阴阳气血平衡。心悸心系病症第2页
第一节心悸心悸心系病症第3页
【概说】一、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一个病证,临床普通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分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心悸心系病症第4页
二、沿革(一)《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在《灵枢.经脉》有:“心中澹澹大动”(澹,“淡”音,“澹澹”,不安貌),《灵枢.本神》》有:“心怵惕”,《素问.平人气象论》有“……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类似心悸描述,已认识到心悸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慌,复感外邪等。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表现。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素问·举痛论》云:“惊(“惊”指受惊。)则心(悸动)无所倚(“倚”指依靠、依附),神无所归(“归”指归宿),虑(“虑”指思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二)《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提出心悸病名.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脉象表现为结、代、促脉等。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惯用方剂。心悸心系病症第5页
(三)《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四)《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理论。(五)《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区分与联络有详尽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平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六)《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造成心悸怔忡。心悸心系病症第6页
三、讨论范围各种原因引发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效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含有心悸临床表现,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心悸心系病症第7页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体质素虚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失养——耗难过之气阴,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效失调,致心神失养。(二)饮食劳倦。嗜食膏梁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劳倦太过伤脾,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三)七情所伤。平素心虚害怕,突遇惊慌——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长久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心悸心系病症第8页
(四)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难过气心阴。温病、疫毒——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五)药食不妥。药品过量或毒性较剧——耗难过气,损难过阴。用药失当,如补液过快、过多——心脏功效失调,气血阴阳紊乱。心悸心系病症第9页
二、病机(一)心悸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亲密相关。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致乱。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失条达,心脉运行不畅。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热毒犯肺——肺失宣肃,血运失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二)心悸病理改变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实之间能够相互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小学英语3a-5a单词表(2015).doc VIP
-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1.docx VIP
- 2025年职业卫生评价考试真题二十 .pdf VIP
- 2025年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血和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ppt VIP
- 软件系统安全保障方案.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地理试卷(含解析).pdf
-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试题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题.doc VIP
- CECS 349-2013 一体化给水处理装置应用技术规程.docx
- 茶皂素杀螺活性及对3种水生生物的安全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