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引言
校园环境绿化是师生感官与精神的综合体验,优秀的校
园绿化能体现一个大学的精神与文化。井冈山大学经过多年的努
力,已经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大学,校园规模不断扩
大,校园绿化也不断更新。本文结合井冈山大学的校园绿化现状,
用环境心理学的生态知觉理论探讨师生的行为心理与校园绿化
环境的关系,为校园绿化设计提供借鉴。
2相关概念
2.1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是
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
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
作用和影响,表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2.2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设计
“校园”源于拉丁语“campo”,意指一块连绵不断的绿
色场地[2],特指学院或大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传统教育出
现文人园,哲学家们在露天场所公开讲学,例如柏拉图就在雅典
城内开设讲堂,园内有供散步的林荫道、树木、凉亭等,这是校
园环境建设的雏形。随着时代变迁,大学的发展,目前广义的大
学校园景观绿化设计,不仅指校园户外景观范围内教学区、办公
区、宿舍生活区等范围物质环境,还包括校园空间氛围、场所精
神等非物质环境。
3环境心理学国内外研究概况
3.1国外研究概况
关于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
年前,其最早的名称提出者是纽约的普洛尚斯基
(ProsesJ.Gibson)创立的,知觉是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人感知
到的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个个分开的孤立的刺激
[4]。在生态知觉理论主要有三重含义,第一:将为它的使用者
群体提供便捷性,需要能方便地到达它所在的位置,因此一般人
都有走近路的习惯;第二,环境对象要有明确的意义,是由环境
的物质特性直接显示出周围人群所需要的功能意义,这就是场所
精神;第三,要让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比如依靠性让使用者
感受安全。
4.2.1走近路
走近路习性是一种行为现象。生态知觉理论认为人们在
目标明确或有目的的移动时,只要没有障碍物阻挡,总是倾向于
选择最短路径,只有在伴有其他目的时,如散步、闲逛、观景时,
才会信步任其所至[5]。在校园内这种抄近路也到处可见图1~
3)。对此类穿行捷径,两种解决办法:一是设置障碍(围栏、土
山、矮墙、绿篱、假山和标志等),使抄近路者迂回绕行,从而
阻碍或减少这种不希望发生的行为;二是在设计和营建中尽量满
足人的这一先天习性,并借以创造更为丰富和复杂的景观环境,
在做校园绿化设计时,应尽量考虑人的这种抄近路的行为习性,
可以正强化或负强化,否则捷径将越来越乱,污损和破坏活动也
会随之增加[6]。4.2.2依靠性
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校园广场等外部空间人并
不是均匀散布的,且不一定停留在设计者认为最适合停留的地
方。观察表,人总是偏爱逗留在柱子、树木、旗杆、墙壁、门廊
和建筑小品的周围和附近(图4~6)。从生态知觉理论考虑这些
物质特性给人提供了依靠的功能性,也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
类有所凭靠、同时又能看到更大空间的小空间深受人们的喜爱,
设计者应“以人为本”,创作若干个小空间,布置花架、花坛、
亭子等园林构筑物,以满足人的这种依赖性。
4.2.3场所精神
生态知觉理论认为环境的“提供”一旦符合人的态知觉,
但现场又别无选择,就会出现被兼作他用的可能性,这就是场所
精神[5]。场所精神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校园9号学楼前小
广场,其设计本意为疏散人群集散广场,但由于场地宽阔其设计
布置有向心性,自发地成为了各类活动的聚集地,其周边的座椅
也成师生观摩表演的场所(图7),湖心亭的大草坪疏朗的植物
点缀其中,吸引很多师生在此举行观赏活动(图8),同样的一
景在4号楼边上的考研学子风采展牌,这都是一种场所精,是反
映井大校园文化特色的景观(图9)。
这样的环境设计通过人的需求暗示给了设计启示,只有
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场所性环景观,使人们在校园内找到归属感
和认同感。
5结语
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生态知觉理论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郭永康光的干涉-14.ppt VIP
-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英语《We Are Friends》课件.pptx
- 4郭永康光的干涉-11.ppt VIP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22年调整)-标注为爆炸物的化学品.pdf VIP
- 湘南学院2021-2022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B卷)附标准答案.pdf
-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pdf VIP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My week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4郭永康 光干涉-7 .ppt VIP
-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doc
- 湘南学院2022-2023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B卷)附标准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