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研究文献综述.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足迹研究文献综述

一、生态足迹理论的提出

(一)生态足迹理论形成的背景。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和技术进

步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但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

了巨大的破坏,森林大量砍伐、河流与大气污染、农田沙漠化日益严重、化学物

品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能源匮乏以及气候异常等等,环境的变化严重威胁

了人们生活。1962年,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通过大量的事实向人们展

示工业生产在创造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在残忍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1972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

染及资源消耗等以继续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地球可能会面临灾难性的崩溃,因此

需要尽快采取行动终止这种不正常的发展状态。

为了应对严峻的环境形势,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

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

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措施,协

调合作,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

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逐步被人们接受和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点在于:一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即

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致威胁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的承载力应

足以支持经济发展;二是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即当代人满足自己发展的同时必

须考虑后代人的发展,给予后代人同等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基础,保证发展的公平

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超越了传统的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

保护环境的观念,它强调人类的需求要建立在大自然可以再生的范围之内,强调

生态承载力阈值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评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筛选、界定和建立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反

映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衡量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人文发展指数、绿色GDP、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指标、社会-生态指标以及生态足迹等。生态足迹作为定量衡量可持续

发展的指标,以其简明、直观和易操作性成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工具。

(二)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生态足迹由加拿大人William及其博士

生Wackernagel在20世纪初提出,是指生产一定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

人口消费生产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Wackernagel,1996)。

William曾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只负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

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1996年以后,William和Wackernagel从不同侧

面对其进行了解释:“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能够持续地提供

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1999年,Wackernagel将生

态足迹定义为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生态足迹理论将人类活动的影响表达为各种生态空间的面积,进而判断人类

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李利锋、成升魁,2000),其理论基础

在于:1、人类可以测度自身所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以及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2、

所消费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可以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生物生产性面积

是表达的基础,为各类不同的自然资本提供统一度量的转换标准。生物生产是指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生命过程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新的

物质,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积累,生物生产性土地包括耕地、草地、森林、化

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海洋6大类。而生态承载力是指将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

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以表征该地区的生态容量。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

力进行比较,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赤字,相反则为生态盈余,比

较结果测度了人均占有资源量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衡量了可持续发展的程

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尺度

1、全球尺度。Wackernagel等(1997)首先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世界上

52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全球平均人均生态

足迹为2.8hm2,而可利用生物生产面积仅为2hm2,全球人均生态赤字0.8hm2。

WWF从1998年开始发布显示自然世界的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

《地球生命力报告》。《地球生

文档评论(0)

152****5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