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小学语文改革.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必须高度警觉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出现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目和形式化的倾向,一些语文课沾上了形式主义的色彩,而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专家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去语文化”。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

在教学中“语文”被悬置、空洞化,语文课重视了“为人的发展一下精神的底子”,而忽视了对文本的学习,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生活常识课、自然科学课、历史地理课,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课。专家指出:这种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的语文教学是对语文课程的破坏,是对语文课程独立价值的消弭,其危害甚烈,应该引起高度的警觉。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一些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一味追求时髦、前卫,变着法儿追求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地在浅层面上展演,甚至搞些哗众取宠的设计。一些老教师对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表现出自己的担忧:时下不少教师喜欢追求“时髦”赶“时尚”,没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研究课堂教学。

“去语文化”就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有人称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丧魂失魄”,已经丧失“语文”的本质内涵了。业内人士敏感地呼吁:要坚守语文这块阵地,让语文教学始终围绕“语文”来展开,让语文教学再“语文”一点。

改革从来就是步履维艰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正视不足,冷静思考。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要随着改革的深化而有效地解决。

二、直面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失衡现象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不少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存在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

坚持“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旨在说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整合关系,它们应是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坚持“继承”“发展”相互渗透。语文教育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地发展。继承中有发展,发展中有创新。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小,我们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客观地继承和发展我们的语文教育经验,要能够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不失掉语文教育的传统和本真。

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三个维度设计的特点是整体性。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体现了课程的整体功能。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王荣生在《语文课程改革与小学生“双

基”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3期)一文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力法?,落实?知识和能力?。”

坚持“标准”“多元”融于一体。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这些主张都要落实在对文本的态度上。时下,有人提出要“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在一些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种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做法是不对的,随意提出“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坚持“实”“活”有机结合。“实”与“活”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改追求的纯正教学境界。“实”与“活”的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真正做到语文教学的“实”与“活”,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既会学,又乐学。

三、围绕“模式”的建构与解构展开了讨论

“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时下,研究者站在新课程改革的高度重新审视“教学模式”,围绕“模式”问题展开了讨论,使这一问题的探讨逐步深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模式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钟情教学模式,有人反对教学模式。专家认为:无论主张建构教学模式的人,还是主张解构教学模式的人,他们否定的都是教学研究中的“模式化”倾向,而不是反对模式结构本身。钱梦龙说得好:“我反对程式化,但是并不反对一定的模式。”主张建构模式和主张解构模式,“从基本出发点上说,都是希望追求教学活动模式上的有效性。前者是希望通过揭示教学活动的结构特征,促使师生活动有序展开,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后者是希望打破既有教学模式对师生活动的束缚,使师生间形成积极的互动,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语文建设》2005年第1期,王云峰《语文教学的建构、解构与重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摒弃教师为主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