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综合测试06结构技巧专训(古诗鉴赏)
一、(题目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重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3.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是读诗的门径。请以这两首诗歌为例,说说关注题目对读懂诗歌的作用。
【答案】1.B2.D
3.(1)指出诗歌描写的对象,两首诗的对象是“洞庭湖”和“君山”;(2)点明诗歌题材类型,两首诗属于写景抒情诗;(3)题目暗含情感,两首诗暗含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错误,刘诗首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出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标题的作用的能力。
诗歌题目的作用可以从指出对象、明确角度、点明类型、暗含情感、暗示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指出诗歌描写的对象,“望洞庭”和“题君山”两个题目分别指出了诗歌描写的对象是“洞庭湖”和“君山”;
点明诗歌题材类型,“望洞庭”和“题君山”两个题目都以自然景物为吟咏的对象,属于写景抒情诗;
题目暗含情感,“望洞庭”和“题君山”描摹洞庭湖和君山的优美景色,暗含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首句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①,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首句“一上高城万里愁”在全诗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
开门见山。(2分)一个“愁”字直接点明作者的情感,统领全诗,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2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中的结构技巧。“一上高城万里愁”是全诗的首句,开篇就直接写愁,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属于开门见山的结构技巧。
三、(中间句作用)(2022西城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
谢朓[2]
灞滨望长安,河阳视京县[3]。
白日丽飞甍[4],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docx
- 2024年辽宁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届山东省(新高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docx
- 山东省淄博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模拟测试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专题04晚清到民国初期:内忧外患与救亡道路的尝试(附答案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 专题08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早期的西方世界(附答案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 专题09工业革命时期:近代后期的西方世界(附答案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 专题15货币和赋税制度(附答案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 专题16社会生产(食物生产和生产工具)(附答案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B卷•培优卷】(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综合测试07 意象的作用专训(古诗鉴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第01讲 电离平衡(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第05讲 工业流程题解题策略(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第06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第16讲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第16讲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练习)(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第24讲 内环境与稳态(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docx
-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考点梳理卷】(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单元速记·巧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考点梳理卷】(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单元速记·巧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考点梳理卷】(原卷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单元速记·巧练(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管理)砌砖及基础工程技术交底.pdf VIP
- DB11∕T 1748-2020 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pdf
- 三年级劳动技术浙教版下册:任务二 煮鸡蛋 蒸馒头-教学课件.pptx
- (高清版)-B-T 34590.10-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10部分:指南.pdf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docx
- 2025新修订《监察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NB∕T 25043.6-2016 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6部分:管道.pdf
- 2025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天天练100题.pdf VIP
- 《小篮球多种形式的抛接球游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