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doc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27分)

1.(15分)在“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举行“麒麟与古诗”主题探索会。

(1)汉字探源。

“汉字探源”任务单

汉字

词语

含义

/

同后世的“箕”,扬米去糠的竹制器具。

天上麒麟

指称赞他人之子有文才。

①(qīwǔ)

指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②(hóngqí)

常用作革命的标志。

我的发现:通过“汉字”栏的篆文字形,我明白了古代和同音的有好些字,却没有专门的字形,于是加上偏旁来区分,这种造字的方法叫做③,这种用字的方法叫做④。麒麟的麒字原来是这么来的。

(2)设计“麒麟形象”海报。

小深同学:我从《说文解字》中查到,麒,仁兽也,从鹿其聲:麟,大牝鹿也,从鹿粦(lìn)声;两个字都与鹿有关。里面还说麒,仁宠也,麋身龙尾一角。

小圳同学:麒麟常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请综合以上信息,参照图片,用“麒麟”自述的口吻,从外形、象征意义、文化特色三方面撰写一份介绍词,要求不少于80字。

(3)制作展板,内容如下。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最初是一种图腾、一种信仰。后来发展到哲学意义,又进入文学领域,最终走向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成为了年画、剪纸、刺绣、建筑、雕刻等艺术创作的素材。随着麒麟文化发展,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以此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其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瑰宝。

请阅读展板上的文字,选出正确答案

A.随着麒麟文化发展,更突出地表现为麒麟舞。这个句子不是病句。

B.展板中的“配合默契”“工艺美术”都是偏正短语。

C.其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瑰宝。这句话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D.麒麟舞也称为“武”麒麟,如果“武”麒麟变成“武麒麟”,引号的作用就由强调变为了特定称谓。

(4)策划组想拟一副关于麒麟的对联,贴在班级门口,现广泛征集同学们的稿件,选出最合适的下联是

上联:麟游凤舞中天瑞

下联:

A.麒麟奔腾日月新

B.日朗风和大地春

C.草长莺飞新风气

D.麒奔麟跃长精神

(5)麒麟舞是深圳民间一大特色,外联组准备邀请家长下周三15:00到校二楼体育馆参加体验区的亲子活动。请代表八(1)班班委会给家长写一封邀请函。

要求:(1)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2)90字左右:(3)不得出现人名、校名。

2.(10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②参差荇菜,。,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③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一日不见,!(《诗经?子衿》)

⑥古诗文中描写景物的佳句,让人陶醉。《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用“,”描写桃林繁花遍地的美景;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3.(2分)赏析诗歌。

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起?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二、阅读(45分)

4.(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翌日,饭于林虑①,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