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修润(yùn)拖杳(tà)陡峭(qiào)如释重负(shì)

B.悠闲(yōu)遗撼(hàn)迸溅(bìng)悲天悯人(mǐn)

C.涉足(shè)妥帖(tuǒ)锲约(qì)血气方刚(xiě)

D.矜持(jīn)执着(zhuó)瞬息(shùn)忍俊不禁(jù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阅读是一种______的过程。经典性作品,______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______的思想,丰富的内容,

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______的峰巅。

A.循循善诱经过深厚到达B.循序渐进通过深厚达到

C.循序渐进经过深邃达到D.循循善诱通过深邃到达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黄昏时刻,大地上的房屋、树木渐渐模糊,②天空也渐渐苍茫、辽阔起来。③落日熔金,有一群回

巢的小鸟正飞过。④这是一天的落幕时分,却端庄如一个仪式。

A.“的”“渐渐”“苍茫”三个词词类各不相同。

B.“仰望苍穹”一句应放在句②后。

C.句④中的“这”指代“有一群回巢的小鸟正飞过。”

D.句④是病句,修改应将“端庄”改为“庄严”。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海底两万里》写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B.《红岩》中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了郑克昌入书店工作,江姐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

C.《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骆驼祥子》名著阅读。(3分)

悲惨的老车夫老马说:“干苦活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请结合祥子的经历,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5.古诗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爱莲说》)

(4)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5)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不畏艰险、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

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6题。(3分)

【甲】登飞来峰王安石【乙】晓行望云山杨万里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注释:①云山:云和山。②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③长(zhǎng):长大,生长。

6.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首诗中,诗人都交代了登山的时间、地点,描绘了奇美的山景。

B.甲诗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胸怀改革大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