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1.1中国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目前,我国温室

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尽管《京都议定书》中没有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发

展中国家在2012年前的具体减排量,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承担的国际义

务,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见表1),我国单位GDP的

碳排放强度很高,2002年为605t/百万GDP美元,为印度的1.86倍,日本的1.69倍,

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据美国能源署预测,我国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

至2025年期间年均下降2.1%,高于发达国家的下降速度,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规模的

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

长2.6%),2020年将达到81.45亿t,届时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

放国。

1.2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

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我国能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能源可采

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t,人均天然气可采储

量只有1074m3,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

55.4%[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图1显示自

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持续增长,2004年对外依存度达到近十

年的最大值47.5%,2005年有所下降,仍在40%以上。石油进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势必

使我国经济受制于石油出口国,也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1.3自然资源超常利用,生态环境恶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资源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006年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5%,但是,能源消耗

达到了24.6亿t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水泥消耗12.4亿t,占54%,

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9.61%和18.1%。2003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

4.3倍,日本的11.5倍,单位GDP水耗是发达国家的5.1~35.8倍[2]。2006年铁矿

石对外依存度高达50%,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淡水

供应趋于紧张,水源危机来临,许多地区淡水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粮食生产

的重大障碍;耕地面积持续减少,逐渐逼近18亿亩的耕地面积警戒线;2007年太

湖、巢湖和玄武湖等内湖出现大面积蓝藻聚集,严重威胁当地城市用水;沿海滩涂、

湿地生态破坏加剧,海域和流域污染仍未好转。资源的超常利用,生态环境的恶化,

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

2.1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①的

白皮书中提出。《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

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

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

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Johnston等学者探讨了英国大量减少住房二氧化碳排

放的技术可行性,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排80%是可

能的[3]。Treffers等学者探讨了德国在2050年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少GHG排放

80%的可能性,认为通过采用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GHG排放的减少的共

同实现是可能的[4]。Kawase等学者回顾和描绘了长期气候稳定的情景,将排放变

化分解为三个因素:二氧化碳强度、能源效率和经济活动等,指出为实现60%~80%的

减排目标,总的能源强度改进速度和二氧化碳强度减少速度必须比以前40年的历史

变化速度快2~3倍[5]。Shimada等学者构建了一种描述城市尺度低碳经济长期发

展情景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地区[6]。气候集团在发布的报告《赢余:

低碳经济的成长》中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回顾了市场的发展并分析了低碳经济

道路带来的收益,表明低碳经济具有更高的投资回

文档评论(0)

151****04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