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国教育讲义.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德国教育讲义

第一节德国近代教育制度发展概况

一、政治经济背景

17~19世纪初,英国、法国都经历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经济迅速发展。其时,德国还是由普鲁士、奥地利等大小城邦国组

成的封建联盟式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70%以上,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软弱但向往革命。

1848年3月建立二元制君主立宪之后,工业高速发展,到50、60

年代形成了重工业为先导的模式,成为居美国之后的第二工业强国。

二、教育制度的发展

1、新教派控制教育时期

16世纪中叶,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路德派和后来的虔信派为发展

新教势力十分重视教育。二派的教育势力各有侧重:

路德派:初等学校、拉丁中学和文法中学(文科中学的前身)、大

学。

虔信派:贫民学校(免费)、初等学校、拉丁学校和师范学校。

2、各城邦国分权管理时期

1)颁布教育法令实现国家化

①腓特烈二世学校教育法令(1763)

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实行罚款。

②1794年普鲁士颁布《民法》被称为世俗教育的“大宪章”

规定各级学校均系国家机构,管理和教育青年是学校的职责,设

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观察。

2)设立学校教育管理机构

1787年普鲁士成立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中等、高等学校。

3)实科中学的建立

实科中学最早出现了18世纪的德国,比英国、法国早了一个世纪。

它是一种即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1708年虔信派教徒席姆勒在哈勒创办“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

中学”

1747年赫克在柏林开办“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

3、洪堡德教育改革时期

1)泛爱主义学校运动

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

学习、移植卢梭教育思想为宗旨,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代表人物是巴西多。泛爱主义学校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重要课程。

2)新人文主义运动

新人文主义运动与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相呼应,是德国新兴资产阶

级的革命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打着学习和发扬古希腊文化一

切珍贵和有用东西的旗号,被称为第二文艺复兴运动。

3)洪堡德教育改革

洪堡德是新人文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1808年担任公共教育部

长,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的学校教育工作。

①注意基础教育质量,改进和加强了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

②改革文科中学,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文科中学更接近

实际生活。

③加强对中学师资的考检与选择,中学教师需通过国家考试,取

得合格证书,改变了由神学家、牧师任教的现象。

④重视重建新的大学,注意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的中心。

洪德堡和费希特于1810年创建了柏林大学,聘请黑格尔(哲学)、

冯特(实验心理学)、斯塔尔(法律)、穆拉(病理解剖学)担任教师。

马克思曾在这里学习。

第二节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略)

二、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实在论哲学、观念心

理学和五种道德伦理观的基础上的。

1、形而上学实在论

认为构成宇宙的是无数绝对的实在(精神实体),使宇宙具有不变

的内核。而且不可知。实在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关系,又构成了可变的

外形。

2、观念心理学

统觉(apperception)一词最早由莱布尼兹提出,认为统觉是一

种自发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通过统觉,人们

理解、记忆和思考相互联合的观念,从而使高级的思维活动得以完成。

康德继承并发展了莱布尼兹的统觉理论。认为统觉是理智的活动,

统觉的能力不是建立在灵魂已有内容的基础上的,而是由一切产生于

外界的经验所赋予的。(认识论视野)

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观念由感觉引起,并由于观念间

的引力以某种方式产生联合,从而使简单观念成为复杂观念。

灵魂(实在)躯体

表象

文档评论(0)

157****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