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6.1《老子四章》-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四章

在中国的轴心时代,有位智者曾言:“无为而治,无所不为。”他又说:“唯有不起争执,天下才无人能与之争。”他还告诉我们:“祸福相依,福祸相伏。”这位智者便是老子。在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他的言论常常令人惊叹。即便在今天,深入探究他的话语,依旧能唤醒沉睡的心灵。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老子》,与这位非凡的灵魂进行一次精神的交流。激趣导入

学习目标深入探悉老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理念,同时掌握《老子》的相关知识要点。精通文中的关键文言词汇和独特的句式结构,做到理解透彻并能熟练背诵全文。剖析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手法,总结其独到的艺术风格与特色。领悟选文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及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知人论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别字伯阳,春秋末期的杰出人物。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及史学家,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人及核心代表,与庄子齐名,合称为“老庄”。在道教中,他被尊奉为始祖,尊号“太上老君”。此外,他还被世界公认为文化名人,跻身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列。据史书记载,老子曾担任周王室的史官,博闻强识。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特地前往洛阳向老子请教礼仪之道。晚年的老子眼见周王室日益衰败,于是骑上青牛离开,返回故乡楚国,过上隐居的生活。(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老子老子骑乘青牛据刘向《列仙传》记载,老子离关的情形如下:周室衰微之后,老子便乘坐青牛车离去。他进入大秦,经过西关。关令尹喜亲自迎接,识出老子乃真人。尹喜力劝老子著书,于是有了《道德经》上下两卷。书中还提到:“老子西行,尹喜望见紫气绕关,果不其然,老子便骑着青牛经过。”这就是若非尹祖遇见太上老君,今日的《道德经》便无从谈起的故事。(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时代背景老子在春秋时期降临人世,那时周朝气数已衰,各路诸侯争斗不休,竞相争夺霸主之位,战火连绵。在这动荡不安、变迁剧烈的时代,老子亲眼目睹了民众的苦难。身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理念。老子以自身的生活感悟,以及王朝兴衰、百姓祸福为镜鉴,探寻其根源,撰写了《道德经》上下两篇,总计五千言。

老子思想

《老子》《道德经》,乃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亦称作《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此书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标志着道家哲学思想的形成。该书分为上下两篇,起初上篇名为《德经》,下篇为《道经》,并无分章节。后来,编排调整为《道经》包含前37章,第38章之后则划归《德经》,并重新划分为81个章节。《道德经》以“道德”这一哲学概念为核心,详述了个人修养、国家治理、军事策略以及养生之术,核心宗旨偏向政治理念,体现了“内圣外王”的学术思想。其文意深邃,内容广泛,被尊称为“万经之王”。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体现了老子思想的精髓。在《道德经》中,“道”是最抽象的概念,它是宇宙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德”则是“道”在伦理道德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道”与“法”在规律和常理上有所共通,但与西方的自然法有所不同。“法”应当遵循自然之“道”,在辩证的逆向转化中展现其独特的功能。

初读感悟

预习检查明确字音。毂(gǔ)埏埴(shānzhí)户牖(yǒu)矜(jīn) 赘(zhuì) 强行者(qiǎng)泮(pàn)累土(léi)几成而败之(jī)

任务活动因声求气,品味内涵朗诵,作为一种充满韵律的语言艺术形式,它是对原作的一种二次创作。朗诵者凭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情感的真挚传达,将书面文字转化为富有音韵之美的语言再创作。在进行朗诵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以及思想情感,这不仅升华了朗诵者的精神境界,也令聆听者享受到艺术的美好,激发内心的共鸣。

诵读指导任务一:精心划分节奏,清晰标定重音与语调。任务二:细心聆听朗诵,深入感受语气、语调及停顿的细微之处。任务三:学生自主阅读,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

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疏通文意,品读内涵在研读文言文时,掌握关键字的深层含义,理顺文章大意,是理解全文、感受作者情感及领会文章主旨的基础。阅读过程中,需留意词语的多重含义、词性的灵活运用、通假字的现象,以及特殊的句式结构等文言文的特点。此外,还需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深入理解“义理”这一层面的核心思想。

文本探究研读第十一章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①毂:车轮的中间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②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③埏植:和泥(制作陶器)。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