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3.120.20A00
备案号:3719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SB/T10750—2012
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产品质量检测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ductqualitytestinglaboratoryofthestaplefoodprocessingdistributingcenter
2012-08-01发布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
SB/T10750—2012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组织管理 1
5人员 2
6设施与环境 2
7抽样及样品管理 2
8仪器设备 3
9试剂和标准物质 3
10检测 3
11记录和检测报告 3
12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3
13安全要求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样品检验抽样单样本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产品质量检测室常用仪器、设备与耗材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检测报告单样本 7
I
SB/T1075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华琳、赵箭、张新玲、张瑞、王颖、陈舜琮、武彦文、陈婷、郑清林、蔡敏。
1
SB/T10750—2012
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产品质量检测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产品质量检测室的管理要求与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产品质量检测室,其他食品企业检测室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IDT)
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O22000:2005,IDT)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IDT)
GB/T27306—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
GB/T13868—2009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
GB/T27405—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SB/T10559—2010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SB/T10559—2010、GB/T22000—2006、GB/T27306—2008、GB/T27025—2008、GB/T27404—
2008、GB/T27405—200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产品质量检测室productqualitytestinglaboratoryofthestaplefoodprocessingdistributingcenter
对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原料、辅料、半成品、产品进行感官、微生物、理化等指标检测,并对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进行检测控制的部门。
4组织管理
4.1检测室是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一部分,应有确定的组织和管理结构,明确其在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地位。
4.2检测室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检测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将其制度、计划、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成文件。
4.3检测室应建立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4检测室人员组成包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所需的权力和资源(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以履行其职责。
2
2
SB/T10750—2012
4.5检测室工作人员不应受到任何来自内部或外部不正当的压力和影响,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
5人员
5.1检测室应配备与检测能力相适应的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1T 929-2012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重点道路、河流、铁路绿化带.docx
- NYT 2377-2013 葡萄病毒检测技术规范.docx
- GB 19430-2013 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NYT 2298-20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docx
- NY∕T 2744-20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 核酸斑点杂交法.docx
- T_CASME 663-2023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规范.docx
- GBT 32074-2015 无损检测 氨泄漏检测方法.docx
- NBT 42075-2016 无人值班小型水电站监控技术规范.docx
- T_BPCT 001-2024 氘代氯仿氘代率的测定 核磁共振波谱法.docx
- NB_T 11217-2023 智能开关用控制系统技术要求.docx
- GM_T 0047-2016 清晰版 安全电子签章密码检测规范.docx
- T_ISC 0043-2024 软件代码自主率测评方法.docx
- T_CNS 74-2022 高温气冷堆核动力厂氦气使用要求.docx
- T_CQTSHRA 002-2024 职业指导服务规范.docx
- T_DBCX 008-2024 奇楠沉香结香技术规程.docx
- JBT 3752.1-20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第1部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docx
- T_CPPIA 38-2024 柔性线路板用亚光聚酯薄膜.docx
- QCSG 11516.1-20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技术要求.docx
- CNCA-CURC-06:2019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特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门.docx
-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