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43.080.01
T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
Fuelcellelectricvehicles—Onboardhydrogensystem—Testmethods
2012-12-31发布
2013-07-01实施
中国国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I
GB/T2912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津洋、何云堂、陈全世、侯永平、邵忠瑛、王益群、张若谷、侯明、张存满。
1
GB/T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载氢系统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压缩氢作为燃料,环境温度15℃时,工作压力不超过35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54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GB/T2454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T26779—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
GB/T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454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试验条件
4.1车辆条件
4.1.1车载氢系统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其他技术文件制造,并提供合格证明。
4.1.2车载氢系统应符合GB/T24549的要求,且氢系统及其装置的安装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4.2环境条件
4.2.1试验过程中大气压力应不低于91kPa,温度在5℃~35℃之间。相对湿度应该小于95%,试验场地应保持干燥。
4.2.2在试验场地距离地面1.2m高处测量风速,平均风速应小于3m/s,阵风小于5m/s。
5试验设备和仪器
试验设备和仪器应按照制造厂商的要求进行检测、维护和校准。氢泄漏量测量的准确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GB/T29126—2012
表1试验用仪表要求
序号
参数
要求
1
时间
仪表精度不低于60s
2
距离
仪表精度为1%
3
压力
准确度不低于1.5级,测量量程为测量值的1.5~3倍
4
流量
准确度不低于1.5级,测量量程为测量值的1.5~3倍
6试验方法
6.1总则
6.1.1储氢容器和管路
6.1.1.1检查氢系统管路安装位置及走向是否避开热源以及电器、蓄电池等可能产生电弧的地方,检
查高压管路及部件是否可靠接地。
6.1.1.2检查储氢容器和管路是否装在乘客舱、行李舱厢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但如果不可避免时,
应检查是否采取了与乘客舱和行李舱的隔离措施。
6.1.1.3当储氢容器安装紧固后,分别在车辆坐标系X、Y、Z三个方向施加8倍于充满标称工作压力
氢气的储氢容器重力的力,测量检查储氢容器与固定座的相对位移。
6.1.1.4检查支撑和固定管路的金属零件与管路是否接触,但管路与支撑和固定件焊接的情况例外。
6.1.1.5检查刚性管线排列是否整齐,是否与相邻部件接触和摩擦。检查管路是否具有抗震和消除热胀冷缩影响的措施;对于弯曲管路,测量其中心线曲率半径。测量管路支撑点间隔的距离。
6.1.1.6测量储氢容器的附件的安装位置距离车辆边缘距离。
6.1.1.7检查储氢容器、管道其对可能受热源的影响等,是否有适当的隔热保护措施。对于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储氢容器及管路,检查其是否有必要的遮盖物。
6.1.2氢气泄漏量
6.1.2.1氢气泄漏量:将试验车辆内的储氢容器加注至100%的工作压力,并将其放置在密闭空间内,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静置8h,测量其氢气的渗透速率。
6.1.2.2检查在安装氢系统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内部是否安装有氢探测器,用标准混合气检查探测器是否能够实时检测氢气的泄漏浓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氢气泄漏警告装置;检查氢气泄漏警告装置能否根据氢气泄漏浓度的大小发出不同的警告信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1T 929-2012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重点道路、河流、铁路绿化带.docx
- NYT 2377-2013 葡萄病毒检测技术规范.docx
- GB 19430-2013 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NYT 2298-20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docx
- NY∕T 2744-20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 核酸斑点杂交法.docx
- T_CASME 663-2023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规范.docx
- GBT 32074-2015 无损检测 氨泄漏检测方法.docx
- NBT 42075-2016 无人值班小型水电站监控技术规范.docx
- T_BPCT 001-2024 氘代氯仿氘代率的测定 核磁共振波谱法.docx
- NB_T 11217-2023 智能开关用控制系统技术要求.docx
- DB12T 602-201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14_T 3027-2024 智能制造诊断服务规范.docx
- DB33T 2032-2018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33∕T 2093-2018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11T 1503-2017 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docx
- DB43_T 657.3-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第3部分:湘尖茶.docx
- DB11∕T 1716-2020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试运行基本条件.docx
- DB43_T 657.2-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第2部分:千两茶.docx
- DB14∕T 720-2012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docx
- DB21T 2778-2017 公路改性沥青SBS改性剂含量检测技术规程.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