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乡村小语课堂中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育 论文.docx

乡村小语课堂中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育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5

乡村小语课堂中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教育

摘要: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朱潜说得更明白:“美育具有三种解放功能。小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在这过程中,同时还具有审美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就是要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特别是探讨审美教育的方法。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依托,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三个阶段及其方法,在每一个阶段,分别对审美教育的方法进行细化,并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例子说明问题。

关键词:乡村教育;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美育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兴趣,而美感素质的形成因素是多样的,生活中的点滴、家庭环境、性格特点、道德观念等都能对学生的美感形成起促进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并不是一个教师所能全部完成的,又由于很多乡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提炼美的精髓,驱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大多数还需要从教材中提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在这过程中,同时还具有审美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而后者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小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有限,对于课文中静止、平面的语言以及蕴涵在字词句里的美是难以领悟、体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会,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来提高他们综合的审美能力。

二、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

由于审美教育是感性的、愉悦的,并具有不可抗拒性和激励性,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营建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在积极主动中得到启示。

(一)创设氛围,感受美

现代教育观提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有了一个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就能够使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它不仅是种教学情景,而且也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1.加强渲染,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的情绪外化为审美的注意。例如教授《手指》一课,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只手指?原因又是为什么?学生的意见各异,都有自己的偏好,此时,一同走进课文中看看作者的看法,每个人都抱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想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结果不言而喻,每位同学都学的非常主动,课堂气氛相当浓厚,教学任务在不到规定的时间便完成了。

再如《桂花雨》一课,我先让同学谈谈自己对雨的认识,然后再用这样一句话导入:“如果一个地方也下的是桂花雨,你们想了解吗?快让跟着作者去体味桂花雨飘落在脸颊的满足吧!”

2.介入媒体,增强直感。

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提供足以激起感情波澜的审美介质,并适时点拨,让学生得到直观感受,从而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例如教学《赶海》时,由于乡村的孩子缺乏对大海的直观体验,这就不容易理解赶海意思,课文中有趣的场面,有趣的词语并不能让孩子体会到赶海的真正的乐趣。但是教师如果找来有关人们赶海的视频片段,再配上课文录音,在身临其境的赶海中,学生便能真正领略到作者笔下的“趣”了。

又如《虎门硝烟》,教师可在课前通过播放清朝时期百姓吸食鸦片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最后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写出你想对林则徐说的话。这样,让学生借助视频体会鸦片的危害,明白林则徐硝烟的意义,更重要的体会了那种爱国情怀,在真实的视频资料里,受到更深刻的爱国思想教育。

(二)挖掘美点,品味美

小语的课堂里有着多姿多彩的美,教师可以在不同种类的课文中,发现并分析,加以引导出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课文对学生情感的作用,使美的语言能作用于学生的语感。

1.加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

汉字的造型优美,在复杂多变的结构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想要感受到中国文字的美,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汉字的结构,凭助课文的情景,来创设通俗易懂的情境。比如我在叫“兔”字时,先出来一只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小白兔图,然后问学生:谁来说说图中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它非常高兴,把地面的小石子都踏得跳起来了)。然后我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字卡“兔”字,然后象讲故事一样告诉学生:“对呀,这只小兔子非常活泼可爱,它走起路来呀老爱一蹦一跳的,你看它多高兴呀,把路面上的小石子都踩得跳起来了。”接着,我再教学生“兔”的读音及笔顺。这样,小学生一看见这个“兔”字便会在脑中浮现小兔蹦跳的图。在日后的书写中,即使偶尔有个别学生忘记写点了,同学马上就会提醒他:“你的小白兔不高兴了,走路没精神。”

在教“武”字时,我会告诉学生,武松是空拳的打虎英雄,如果在他身上挂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