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的方法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论文.docx

用对的方法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对方法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摘要:

一、困惑:我的课堂有活力了吗?

二、钻研: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1.“五实”是活力课堂的基础。

2.“五味”是活力课堂的关键。

我在困惑中思考,我到实践中摸索,我去书中寻找答案。

三、摸索:如何让数学课堂有活力

1.和谐:点燃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探索: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

(1)阅读感知。(2)大胆猜测。(3)验证方法。(4)总结反思。

3.互动:在对话与交流中生成活力;

4.综合:让数学课堂走向绚丽多彩。

关键词:活力数学课堂和谐探索互动综合

一、困惑:我的课堂有活力了吗

我曾观摩过一些教师执教的公开课。一堂课结束后,这些名师都会如出一辙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学生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点滴收获,甚至还能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些名师高超的课堂艺术让我惊叹,也常常拿我的学生同公开课中的学生比较。但我的学生大多时候只把老师的板书与课题复述一遍。我非常羡慕公开课上这些大胆自信、主动参与的学生,同时我也很苦恼:为什么我们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在课堂上存在着这么大的差别呢?我时常也在思考——我的数学课堂有活力了吗?记得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发现出求植树棵数的“规律”:两端都种加一,两端都不种减一,一端种一端不种不加也不减。下课后,我还在为教学中能顺利引出这个“规律”而得意。然而,当学生错误解答由植树问题引伸的“竖杆问题”时,我却郁闷了起来。问题是这样的:在一段长1000米的街道上,每隔10米安装路灯(两端都安),一共需要安多少盏灯?全班所有同学都按“两端都种加一”得出11盏灯。其实,规律在这里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光要加一,还要乘上2,所以一共需要摆22盏灯才符合要求。全是“规律”惹的祸,没想到这个所谓的“规律”竟然成了禁锢学生思维的枷锁。学生套用规律出错了,这能怪学生吗?面对这种的现象,我陷入了困惑: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但为什么常常在课堂上表现为一张白纸!我常常在问自己:我是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是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我是否在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我是否给了学生一个真正有生机的数学课堂?

我在困惑中思考,我到实践中摸索,我去书中寻找答案。

二、钻研: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什么是活力?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又是什么?

我到书中去求索。我阅读了很多书籍,读孔子的《论语》,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读黄爱华和石云我的《智慧课堂》,读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我经常阅读名师的教学案例——数学的、语文的、英语的、中小学的,我都读,试图从中找寻课堂教学的真谛。

我与学生进行交流。课中,我与自己的学生交流;课后,我常常与其他班级的同学交流;节假日,我与从中学回来的学生交流。每一次交流与对话,都让我感受着学生那跳动的思维,引发我深深的思考。

尝试写新的教学案例,做调查访谈,从一个个小问题中去分析学生的思维差异,从一个个小片段中去研究学生的课堂参与。

在阅读中,在交流中,在研究中,我有了很多的感悟。

1.“五实”是活力课堂的基础。

一位教育专家指出:活力课堂必须做到“五实”,即:一是上扎实,有意义的课;二是上充实,有效率的课;三是上丰实,生成性的课;四是上平实,常态下的课;五是上真实,有缺憾的课。可能有了一份实在后,我们的数学课堂,与名师课堂相比,也许不那么严谨,也许缺少名师一气呵成的流畅,但它却是有农村乡土气息的,有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再现。

2.“五味”是活力课堂的关键。

通过阅读与研究,我们发现活力的数学课堂不能缺少“五味”:首先,不能缺少“数学味”。数学味体现着数学的内在本质,缺少数学味的课堂是肤浅的课堂;其次,不能缺少“人文味”。数学课堂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领略数学文化的无限魅力,让数学课堂真正美丽起来。再次,不能缺少“个性味”。数学课堂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应该彰显师生的个性与魅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第四,不能缺少“课程味”。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变“教材为我所用”,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最后,不能缺少“生活味”。教学时,尽最大可能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为我所用。

三、摸索:如何让数学课堂有活力

新课程倡导着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孩子们呼唤着有活力的数学课堂。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有活力呢?

我在课堂上摸索。上课时,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听课时,我关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的参与度;学生解决问题时,我关注他们的思考取向和思考深度。

我在实践中展示。在观摩教学和优质课比赛中,曾执教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用字母表示数》、《可能性》、《找规律》等。在一次次的展示中,在一次次同行和专家的点评中,我逐步深化了对“活力课堂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