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df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饮酒(其五)》教学实录

一、改诗题

师:这首诗虽然题目是《饮酒》,可是,内容却没有一处写到饮酒,所以,一直

以来,很多人认为这首诗的题目与内容不符。现在,我们来帮帮陶渊明,帮他改

一个更符合内容的题目。

生:改成“隐居”,因为这首诗写的就是陶渊明隐居之后的生活。

生:我觉得“结庐在人境”也不错。陶渊明不同于一般的隐逸者,他没有隐居于

深山老林,而是就生活在普通人生活的地方,所谓大隐隐于市,陶渊明是真正的

隐逸者。

生:“而无车马喧”也不错。他没有刻意隐居自己,他食人间烟火,却不为世俗

的纷争所动。“车马喧”,既指世俗的功名利禄,又指官场的尔虞我诈。“而无

车马喧”,即像刘禹锡说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采菊东篱”也行。采菊东篱下,多么诗意呀。陶渊明虽然是因为看不惯官

场的腐败愤然离开的,可是,一旦隐居下来,他却心无纤尘,悠然快乐。

生:我觉得“真意”更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不是忘言,而是融

进了每一个文字。这个真意就是远离官场躬耕自织的田园生活带来的快乐,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独善其身,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乐,就

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山水之乐。

生:“真谛”也行,陶渊明已经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生:“心远地自偏”也行,作者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生:我觉得就一个“还”字也很好,这个“还”是“飞鸟相与还”的“还”,还

是陶渊明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还”。但我认为,这都只是外在的形式,更主要

的是,他已经平息了“兼济天下”的雄心抱负。他知道,在当时的社会,他的理

想是不可能的实现。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他的心反而平静下来,就像倦鸟归林,

他认准了归隐生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二、悟诗意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可以挑战大师了,同学们所改的这些题目,都非常的符合

诗歌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将这题目换了吧。且慢,陶渊明有话要说了,他说:

“我确实饮酒了,而且还醉了,你们看不出来吗?”同学们,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陶渊明是为自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所陶醉。古人讲究“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当时污浊的官场,陶渊明虽未能实现“济天下”

的美好愿望,至少做到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了自己的操守,

做到了“独善其身”,他为此感到骄傲。

师:带着这种陶醉的神情读一读。

生读。

师:你认为陶渊明会读得这么慷慨激昂吗?

生:不会,而应该是沉醉其中的味道。

师:那些词应该重读?

生:“在人境”和“而无”要重读,“车马喧”要拖长。(生读)

师:这样就读出味道来了,给人一种陶醉一种自得的感觉,大家齐读。

生:我觉得他是为自己的“心远地自偏”而陶醉。

师:什么是“心远地自偏”?

生:“远”就是远离功名利禄,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偏”就是宁静。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要自己的没有了功名利禄之心,只要远离了官场的尔虞我

诈,即使住在闹市,也同样可以过宁静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陶渊明

却做到了,因此,他为自己感到骄傲,他陶醉其中。(读)

师:这是一问一答的句式,你很好地读出了这种问答来。

生:我觉得他是为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而陶醉。他躬耕

自织,虽然不是一个好农夫,“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是他一点也不介

意。他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他享受的是劳动的过程。(摇头晃脑地读)

师:真好,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再请学生读,齐读)

生:他是被山间的美景所陶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的时候,彩

霞满天,倦鸟纷纷飞回自己在山林的巢,多美的夕阳归鸟图呀!就像厌倦了官场

生活的作者一样,回归了田园。(读)

生:他为自己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而陶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

以采菊花,赏归鸟,何故而不醉?(读“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师:陶渊明确实醉了,我们也醉了。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

间”,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心远地自偏’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采菊东篱’的诗意生活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飞鸟相与还’的顿悟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享受人生的真意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独

善其身之间。”

生:陶渊明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