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

1《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沁园春·长沙》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时长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传统经典篇目,是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材的第一课,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是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本单元是这一任务的开端,对整个文学鉴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沁园春·长沙》不仅是开端的开端,而且是毛泽东诗中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精品,所以引导学生从意象的角度了解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品味词中博大的意境,领会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慨,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积累字词,品味关键词语;背诵诗歌。

2.诵读诗歌,把握词的意象和意境,概括画面,并能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词作,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4.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学习伟人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重难点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积累字词,品味关键词语;背诵诗歌。

2.诵读诗歌,把握词的意象和意境,概括画面,并能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词作,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方式与策略

1.诵读法:出于对诗歌体裁的特点及学情的考虑,我采用学生自读、个别学生试读、全体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反复品读,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逐步使他们体会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

2.联想和想法法: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学习的一对翅膀,在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美。

3.讨论探究法:围绕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与联想,体会诗人的情怀,并创设讨论和探究的气氛,生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教师走到学生中去,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既要驾驭也要放手,要去倾听、去感悟、去引导。

4.比拟鉴赏法

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通过直观的展示湘江秋景图、主席照片、主席书法手迹等相关图片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进入

诗歌的意境和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时间分配

伟人是不应该为历史和后人忘记的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曾写到:我们深深感觉寂寞。〞一位日本友人说,就凭这句话,毛泽东就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这位静卧在大理石、花岗岩建筑中的老人仍然感到深深的寂寞吗?

毛泽东是诗人,又不仅仅是诗人。他至少集五种角色于一身。他是点燃旧中国对抗烈火的农民运动组织者,“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军事统帅,赋予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东方伦理的哲学家,全世界最庞大的行政机构的政府领袖,同时又是一位情怀如火,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走进他的《沁园春·长沙》。

通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5分钟

全诗有两处问号?有疑才有问,那么这两处疑问是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作者找到答案了吗?

带着这个疑问首先进入对上片的解读:

诗人是在什么的情景之下,生发“谁主沉浮〞的疑问的?引领学生从上片中找到相关的典型意象并进行分析和鉴赏。鉴赏的过程中,要适时点拨学生抓住“遍、尽、透、争、击、翔、竞〞等关键的词语,透过这些关键的诗眼、词眼来感受景物特征。

通过初读课文和疏通课文,由质疑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兴趣。

10分钟

1.在朗诵的根底上,请学生们概括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分别找到统领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并概括全词描述了哪几幅图画。

⑴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其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

⑵上阕的关键词是看下阕的关键词是忆。

⑶四幅图画寒秋独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2.请同学们齐读上阙看领起的七句,看看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大美表达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⑴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⑵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俯察)

⑶在这几句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些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层林尽染染,写出了色彩浓烈。

百舸争流争,写出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发奋、强劲有力之状。

鱼翔浅底翔,突出了鱼儿自由轻快之态。

竞自由竞,有力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补充:诗词特别讲究炼字,除了上面几个字外,比方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