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利百科
水利百科
2-
2-
聚焦世界名川治理:又见清清莱茵水
河水水质急剧恶化。在莱茵河污染最严重的20世纪70年代,河中的鱼类几近绝迹,河边弥漫着“一股苯酚味”,以至莱茵河当时被冠以“欧洲下水道”、“欧洲厕所”等恶名。?
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于1963年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范围内签订了合作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1976年,该委员会又先后通过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莱茵河协定以及防止氯化物污染莱茵河协定,逐步开始了莱茵河的污染治理工作。?
保护委员会下设若干个专门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污染源等工作。各部门相互协调,先后实施了诸如“莱茵河地区可持续发展计划”、“高品质饮用水计划”等项目,并采取了拆除不合理的航行、灌溉及防洪工程,重新以草木替代两岸水泥护坡,以及对部分改弯取直的人工河段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等措施。此外,委员会还制定了相应法规,强行对排入河中的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莱茵河的淤泥污染,严格控制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生活污染物排入莱茵河并防止突发性污染。?
在德国以及莱茵河流域其他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与大量资金的投入,莱茵河近年来终于逐渐恢复了原先的自然风貌。据莱茵河国际管理委员会官员乌尔沃-来迪希介绍,以莱茵河的标志性鱼类大马哈鱼为例,上个世纪初,莱茵河中的大马哈鱼数量众多。当时,仅德国与荷兰两国每年捕获的大马哈鱼就有数十万条。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河中的大马哈鱼已经十分罕见了。从80年代末期开始,莱茵河中的大马哈鱼数量又逐渐增多,人们又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它们的踪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统计资料显示,昔日的莱茵河中有63种鱼类,但到上世纪70年代,莱茵河德国河段中的鱼类急剧减少,德国科隆附近河段中的鱼类几乎绝迹。199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莱茵河德国河段的鱼类已经达到了45种。而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莱茵河已经恢复到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科隆大学动物研究所的哈特姆特·安德特教授得意地说,现在莱茵河又成了一条“真正的河流”。莱茵河全长1390公里,其中近一半在德国境内。“莱茵”一词在古德语中是“清澈纯净”的意思。今天人们在德国所见到的莱茵河也确如它的名字一样,清澈的河水倒映着两岸的青山和古堡。人们在岸边的酒吧里饮酒,在窄窄的滨河路上散步、在静静的河面上划桨、踏浪。洁白的天鹅悠闲地漂游在水上,不时又有水鸟掠过。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莱茵河被德国人视为“父亲河”,有无数关于莱茵的美丽传说。莱茵河也是德国第一大河,除为两岸居民提供饮水外,还承担着繁重的内河运输、发电、灌溉和提供工业用水的任务。由于负担过重,莱茵河曾经失去迷人的风采,曾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上世纪50年代起,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由于缺乏环保意识,莱茵河流域高速发展的工业使莱茵河遭受了一场劫难,大量排入河中的污染物导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