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高一上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一.pptxVIP

地球的圈层结构高一上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一.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震和地震波(1)概念: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而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2)形成:1、地震

一、地震和地震波(3)分布: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板块的消亡边界)(4)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1、地震

一、地震和地震波微震超微震1中强震4523678强震特大地震震级(5)震级: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般来说,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常造成极大的破坏。1、地震

一、地震和地震波(6)烈度: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①等震线:即等烈度线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②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震中附近城市与人口数、发生时间、次生灾害、防灾减灾意识、救灾能力等1、地震

一、地震和地震波2、地震波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

一、地震和地震波2、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一、地震和地震波2、地震波(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当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我们先感到上下颠,然后左右晃;如果在船上只能感觉上下颠(3)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速度发生突然变化,这个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就通过这个不连续面来划分圈层。33千米(大陆部分)处,莫霍界面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在地面以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变慢,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界面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慢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1)位置: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震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比较均匀。(2)地壳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高山、高原(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总之,厚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壳

(1)位置: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震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比较均匀。(2)地壳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高山、高原(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总之,厚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壳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3)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O(占1/2)、Si(占1/4强)、Al;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4)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大洋底部罕见)。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连续。(海陆均有)1、地壳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2、地幔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结构: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组成,自上而下铁镁增加。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2、地幔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组成

思考:地壳,软流层,岩石圈的区别?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称地壳;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合称为岩石圈。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3、地核主要部分外核、内核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主要物质以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镍为主主要特征①外核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②一般认为内核呈固态;③地核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外部圈层的概念和关系概念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