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要条件-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同步教材精品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VIP

充要条件-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同步教材精品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4.2充要条件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重点、难点)

2.会求(判断)某些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重点)

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难点)

情境引入

01

曹操赤壁兵败之后欲投南郡,除华容道外,还有一条大路,前者路险,但近50里;后者路平,但远50里.曹操发现“小路山边有数处起烟,大路并无动静”.曹操推断“诸葛亮多谋,使人于山僻烧烟,他却伏兵于大路,我偏不中计!”

哪知这正与诸葛亮的推断吻合:曹操熟读兵书,会搬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原理,不如来一个实而实之,以傻卖傻,故燃炊烟,最终使曹操败走华容道.曹操的错误在于把不可靠的臆作为已知条件,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当然是不可靠的。

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p⇒q,

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02

探究:如果p⇒q,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

如果q⇒p,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

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q是p的充分条件。

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知识拓展

例1.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p是q的什么条件?

(1)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2)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4)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一个根,q:a+b+c=0(a≠0).

(3)p:xy0,q:x0,y0;

例1.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p是q的什么条件?

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一个根⇔a+b+c=0(a≠0),即p⇔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A

【2】等价法

【1】定义法:

将命题转化成为另一个与之等价的且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

【3】赋值法

对于选择题,可以取一些特殊值或者特殊情况,用来说明结论或者推导不成立,但不可用于证明题。

归纳小结:判断充充要条件的方法

集合角度研究充要条件

03

探究:集合的角度判断充分必要条件

小范围⟹大范围

p是q的充要条件即A=B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A⫋B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B⫋A

例2.已知p:x2-8x-20≤0,q:x2-2x+1-m2≤0(m0),且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m|m≥9}

例3.已知p,q都是r的充分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

①s是q的什么条件?②r是q的什么条件?③p是q的什么条件?

解:利用图示,表示出p,q,s,r之间的关系如下:

充要条件的证明

04

例4.证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正实数根和一个负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方法总结

有关充要条件的证明问题,要分清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谁是谁的什么条件,

由“条件”⇒“结论”是证明充分性,

由“结论”⇒“条件”是证明必要性.证明要分两个环节:一是证充分性;二是证必要性.

课堂小结

05

文档评论(0)

校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精品中学PPT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