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VIP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一.选择题

1.756年,唐玄宗听闻潼关陷落,仓皇西走,行至马嵬坡时,杀杨国忠并赐死杨贵妃平息兵士愤怒,最后进入成都避难。导致唐玄宗“巡幸”蜀地的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靖难之役

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C.政局影响文化的走向 D.汉字体系开始成熟

3.唐宪宗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为两制。朝廷的制诰、诏令、赦文等都由翰林学士执笔,中书舍人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这样,翰林学士的草诏权就被固定下来。唐代这一措施体现了()

A.三省六部制逐步完善

B.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

C.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

D.两者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4.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唐初此举()

A.助推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

B.导致了国家权力机构臃肿

C.降低了朝廷政令的执行效率

D.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

5.《隋书》记载,隋朝“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土著民族),其与夏人(汉族)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据此可知,当时南方()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 B.民族交融有所发展

C.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D.民族地域差距较大

6.东晋以来,由于北民南渡,建置了许多侨郡。南朝以来为了招抚屯聚于江汉流域的诸州蛮部,又在侨郡的邻近地区设置了许多左郡。以致荆、郢等地形成了侨郡、左郡夹杂交错的局面。据此可知,侨郡、左郡的设置()

A.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交融

B.强化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C.稳定了北方的社会秩序

D.完善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7.如表是《中国通史大师课》某一章的目录名称。该章的标题是()

第五节“八王之乱”

第六节“超级导演”王导

第七节犹有诗酒雅集

第八节“菩萨皇帝”萧衍

第九节陈朝兴亡

第十节五胡归华夏

A.盛放的时代——百家争鸣

B.波澜壮阔的大汉

C.乱世与异象——魏晋南北朝

D.不可忽视的五代十国

8.有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如图表格。该同学从如表所得出的历史认识最恰当的是()

历史时期

古代罗马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公元4世纪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西晋灭亡,东晋建立(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公元5—6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许多王国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A.古代中国历史陷入治乱循环

B.中西历史发展具有相似性和特殊性

C.外族入侵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D.民族迁徙决定中西历史走向和趋势

9.公元734年,日本僧人荣叡和普照来华求法,并在洛阳邀请到了唐僧道琳、印度僧人菩提迁那、占城乐师佛哲、波斯哲人李密器等人一同赴日。这可以用于印证()

A.洛阳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B.日本遣唐使以求法僧人为主

C.唐朝政府推动了宗教交流

D.中外交流由陆路向海路转变

10.唐朝时期,政府在天山南北开展大规模屯垦戍边。高宗时,唐朝在西域的屯田年产粮已近40万石。安史之乱爆发后,西域弧悬塞外,屯垦军民泣血相守,坚守西域近半个世纪之久。这说明唐朝()

A.基本解决了西域军民的粮食需求

B.维护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稳定

C.边疆治理更关注地方的农业发展

D.屯垦戍边政策具有强大治理效能

11.“在九品中正制下,评品权力握于中正之手,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门第世资,中正给予官吏候补人的品第,实质上正是一种基于被品评者门资家格的任官‘资格品第’。”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

A.成为维系世家大族统治的工具 B.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

C.使朝廷对官员的监察得到加强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12.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二、非选择题

1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