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docxVIP

第42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2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标要求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2.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3.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知识点一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石制工具、青铜农具和铁制农具。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灌溉工具:制造陶器,汲水灌溉。中国东汉末期出现翻车,唐朝出现筒车。

2.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古代中国的骨针、陶纺轮、提花机、纺织机等,古代西方的纺车。

(2)陶瓷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3)冶炼工具:土炉、锤、锉、坩埚、范等。

3.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①条件: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②表现: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产生并不断发展。古希腊罗马,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

①特点:大规模集中劳作,生产力低下。

②主要形式: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大型奴隶制庄园,中古时期西欧的庄园,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问题导学

辨正误

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小农经济是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3.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

挖教材

1.陈廷章在《水轮赋》中说:“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20)材料描述了哪一种灌溉工具?它的出现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筒车。灌溉工具的进步,节约人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23)这体现了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提示男耕女织;家庭生产;自给自足。

知识点二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生产: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2)工厂制度

①特点:倒班制,规章制度严格,生产流水线,原料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②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③扩展:清朝洋务派创办一系列近代企业,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2)交通运输业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3)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6)消极影响

①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②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问题导学

辨正误

1.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代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2.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

3.英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经济近代化与政治民主化同时进行,最终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挖教材

1.恩格斯如此描述工业革命后的伦敦:“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27)材料体现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变化?

提示城市化发展,大城市人口猛增。

2.“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29)工业革命后这种现象带来了社会生活怎样的变化?

提示教育的推广,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知识点三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2)网络: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90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3)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