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安徽大鼓》项目简介:入选名录项目简介
1、《安徽大鼓》项目简介:
安徽大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相传在清代中期受北方的河间大鼓阻
碍进展而成。安徽大鼓分南口、北口、花口三种唱腔。南口流行于长江
两岸及合肥、六安地区。安徽大鼓说唱讲究韵律板眼,要紧唱腔曲调为
四弦书、锣鼓书和地点民歌。唱腔有外嗓和内嗓之分。外嗓即本嗓,唱
法通俗;内嗓又称哑嗓、假嗓,嗓声嘶哑。其鼓词以“三个字”、“五句
景”“七字唱”“十字句”为特点。曲名有“段子活”(书帽)和“蔓子活”
(长篇)两种,传统曲目多唱历史故事,侠义故事如《杨家将、《响马》
传》、《月唐》、《呼家将》、《万花楼》、《七侠五义》等50多部;现代曲目
有《敌后武工队、》《林海雪源、》《儿女风尘记、》《烈火金刚》等。
安徽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
化。闻名演员有刘正先、窦长胜、程存武、江义阔等。包公镇大鼓艺人
梁越银获得合肥市十大民间艺人称号。
2、《合肥狮舞》项目简介:
“合肥狮舞”作为一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最早可追溯到
清朝末年。当今已成为当地群众逢年过节营造喜庆气氛所必备的民间传
统节目。包河区淝河镇(原义兴镇)辖区内的大多数村都有农民自发组
织的舞狮队伍,花园舞狮队、在高跷上舞狮、院塘舞狮队等。最出名的
是院塘的刘海山师傅(已去世)。玩狮的时刻要紧集中在农历正月十三到
正月十五(当地俗称“灯下地”)和农历2月17至2月19日期间的观
音庙上(观音庙会是当时合肥南乡规模最大的庙会),其场面壮观,喧闹
专门,舞狮艺人不吝体力、倾情献艺,火爆场面让人赞颂。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生活逐步富裕了的包河区淝河镇关镇村沈墩
组村民又自发组成了一支舞狮队,由当地老艺人扎了一对狮子,多次参
加省、市各类大型演出;在包河区烟墩乡、大圩都有不同规模的家族舞
狮队,至今都有百年历史。这些舞狮队先后参加了文化庙会、正月十五
踩街等省、市各种活动,为全市人民再显民间传统舞蹈的风采。
3、《下塘火狮》项目简介:
长丰县古镇下塘的“火狮”流传于民间,其历史悠久。人们把狮子
视为“吉祥之兽”,消灾化吉,能镇邪恶。其“狮子身长七尺,披五色
毛,引狮者衣杂彩,手执绳,系耍球一,五色”。
“下塘火狮”至今约200年的历史,其不同于其他“狮舞”之处,
就在于“下塘火狮”能够在喷火中起舞。该活动在下塘地区已流传三代。
其创始人是由下塘镇庙北村王姓和汪姓两家组建的;第二代传人李修枝、
王在斗;第三代传人汪有学。现在下塘火狮表演者要紧有狮子头汪有学,
狮尾王士升、王士友、王士和,绑火人李广超以及锣鼓队等10余人组成。
“下塘火狮”是狮子舞中唯独能够在火中舞蹈的民间舞蹈技艺“下。
塘火狮”是长丰县乃至合肥地区独树一帜的民间舞蹈艺术奇葩。
4、《庐州旱船》项目简介:
“庐州旱船”历史悠久,特色鲜亮,深深扎根庐州大地。
包河区大圩、义城等乡镇以及肥东县石塘镇枣巷村的花船均起源于
清朝中后期,最早叫旱地行舟后叫旱船,。“旱船”一样在春节期间表演,
以烘托节日气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参加表演者皆为十七八岁至
三十岁左右的本地女子,梢公有时也由男子扮演。在表演过程中,旱船
一样配以灯会一起玩耍。现在的花船有“船芯”小姐一人,丫环二人,
青、白蛇二人,梢公二人,一样配上四副花挑,使场面更加丰富。旱船
随着音乐时而急驶,时而缓行,时而顺流,时而逆流而上,时而静止观
灯,配以风趣幽默的对白或多人演唱,使整个表演生动爽朗,是群众喜
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项目。旱船多采纳当地的民歌、庐剧、黄梅等曲
调,幽雅动听。
大圩、义城地区现有旱船队伍4支,计80多名演员。多次参加省、
市、区的重大庆典活动和文化踩街活动。石塘镇枣巷村的旱船多次受邀
参加市县有关部门一些民间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
5、《打莲湘》项目简介:
《打莲湘》是合肥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莲湘”的道具最初起源于民间乞讨时随身携带的竹竿,当时在竹
子中间挖了几个洞,里面串上铜钱。如此,在乞讨时晃动,能让竹竿既
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又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慢慢地,这种道具便在
底层的贫苦农民中间流传开来“。莲湘”最早的叫法是“连响,”意思是
能连续发出响声。后来,先人们在表演过程中逐步丰富了表演的内容,
增加了一些节拍,完善了其中的一些动作,使整个表演更加丰富,节奏
感更加强烈,后来逐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