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及其配体在慢性乙肝免疫中的作用.docVIP

PD-1及其配体在慢性乙肝免疫中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1

PD-1及其配体在慢性乙肝免疫中的作用

PD-1及其配体在慢性乙肝免疫中的作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关键词】乙肝免疫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与HBV逃避免疫是造成HBV慢性持续感染的原因,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决定了病毒是被清除,或是持续感染。

T淋巴细胞异常表达某些免疫分子与慢性乙肝(CHB)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PD-1为近年发现的CD28家族新成员,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而备受关注,已发现其在慢性乙肝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具体免疫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1]。

1PD-1的生物学特性PD-1最初从T细胞杂交瘤2B4.11中克隆得到,认为与细胞凋亡相关而被命名为程序性死亡分子。

人PD-1基因定位于2q37,编码分子量约为50000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型跨膜糖蛋白,其胞外端为IgV样结构域,此结构可能在与配体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

PD-1分子的显著特点是其胞浆区尾部含有2个酪氨酸残基,N端酪氨酸残基参与构成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C端酪氨酸残基则参与构成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因此PD-1可介导负性信号。

但介导负性信号并不是由N端ITIM而是C端ITAM通过招募SHP-2而实现[2]。

其他CD28家族成员都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而PD-1以单体形式存在,因其缺乏保守的半胱氨酸。

PD-1主要诱导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和髓样细胞,但CD4-CD8-胸腺细胞和不成熟的B细胞可组成性表达PD-1。

目前的研究表明,PD-1介导抑制信号[3]。

2PD-Ls及其信号转导通路2.1PD-L1与PD-L2PD-L1是首先发现的PD-1配体,经同源筛选从胎盘的cDNA文库中获得其cDNA[4]。

人的PD-L1基因定位在染色体9q24.2,编码290个氨基酸残基的I型跨膜蛋白,属B7家族成员。

人成熟的PD-L1包含有IgV样结构域、IgC样结构域、疏水性跨膜区及胞浆区尾部。

胞外区4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是Ig样结构中二硫键形成的基础。

胞内段一潜在的PKC磷酸化位点可能是信号转导的结构基础。

PD-L1广泛地组成性表达于非淋巴组织内如肝脏、胎盘、心脏和骨骼肌,也可诱导表达于活化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树突状细胞上。

这种分布形式提示,PD-1介导非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应答[3,4]。

PD-L2是继PD-L1后发现的PD-1又一配体,人的PD-L2同样定位于人9p24.2,与PD-L1转录方向相同,两者仅间隔4.2kb。

PD-L2基因编码含247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约为25000的蛋白[1]。

PD-L2和PD-L1有明显的同源性即34%相同性和48%相似性。

IFN-Y可诱导PD-Ll表达上调,而PD-L2却在IL-4和IL-13的诱导下表达。

PD-L2分布相对较局限,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并在DC上呈选择性表达[3,5]。

2.2PD-1/PD-LS信号通路PD-LS/PD-1信号在免疫反应的起始部位和实质器官部位双重抑制T、B淋巴细胞的活化,对维持机体的外周耐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

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TCR发生配基化后,可抑制Ca2+内流并通过PD-1胞浆区C端ITAM招募SH2酪氨酸磷酸酶-2(SHP-2),使下游信号分子SyK、磷脂酶-3、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胞外区信号调节激酶等脱磷酸化而失活[6,7]。

外源性IL-2能够逆转PD-1的抑制作用,使其恢复结合被抑制的T淋巴细胞的能力,提示被抑制的T细胞保留有对IL-2反应的能力,但CD8T细胞因其不能产生高水平的IL-2而反应能力相对低下[3,6]。

虽然大量研究提示PD-1/PD-LS提供抑制信号,然而,有关该通路的生物学功能仍存争议。

一些研究发现,PD-L1和PD-L2似乎为T细胞提供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