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pdf

2024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第二框运动的规律性

第二框运动的规律性

1.规律是客观的

⑴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

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

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

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

心主义观点。)

【特别提示】具体物质形态的运动及物质载体(由低级到高

级)

运动物质载体

机械运动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原子、分子、离子

生物运动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生产方式

思维或精神运动人脑

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提示】正确理解规律

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不是臆造的现象的偶然的异变的

举例:喜鹊叫喜苹果落地守株待兔价格升降

①规律是联系,但并非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同时满足

四个条件的联系才是规律。

②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

象而非规律,上表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

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

③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

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则是主观的,

可以制定、修改或废除。

⑤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⑥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

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

⑦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⑧“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往低处流”

等是体现规律的现象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

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按照客

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总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

律是客观的。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

⑴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世界、意识

能够指导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也

是能动的认识世界的原因)

【特别提醒】侧重点法区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和能动创造性

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

自觉选

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

择性

主动创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

造性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