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阶段三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政权;阶段特征:;时间;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3)边境危机:
燕云十六州(也称幽云十六州)被游牧民族占据严重着威胁北宋政权。;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知识拓展:分析唐宋分散相权的异同点】;(3)政策:崇文抑武;;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发展选择性必修1;知识拓展:宋代的文官政治;知识拓展:宋代的文官政治;知识拓展:宋代的文官政治;知识拓展募兵制;;“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增设官员分化事权多人共职;三、北宋中期的变法;;(4)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5)基本原则:
国家加强对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6)评价:
积极: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局限性:
局限:
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
③统治集团内部发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材料?变法多年,除了使政府收入显著增加外,其他方面收效甚微,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并未改观。王安石尽管本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无畏精神,积极投身变法,但他的变法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结果欲速不达,反而致使“天下汹汹”。王安石背后的宋神宗,在变法初期给予了王安石大力支持,但随着变法的逐步提升,在不断加大的阻力面前开始动摇。王安石想富国富民,但他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点却偏向了“取天下之财”,百姓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而且变法是在北宋的上层建筑不能有效维护其经济基础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改良是不可能解决封建社会固有矛盾的,其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摘编自???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1.南宋的建立;2.宋金之间的“战”与“和”;如何认识宋代民族之间的“战”与“和”?;项目;官员考核;项目;;(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2023·山东高考·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2018·全国Ⅲ卷)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2020·全国Ⅱ卷)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2019·全国Ⅲ卷)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2020·北京高考)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①实行均输法②兴建水利工程③鼓励百姓养马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0·山东高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5讲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噩梦、发展与国际秩序变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pptx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件)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23课 全民族的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