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图1所示是《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0月15日)的目次。这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
图1
A.专注于学问而避谈时事 B.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猛烈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D.思想传播出现了新动向
2.围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人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新青年》是中国文化运动的先锋”;有人强调“自从这次世界大战停后,一股澎湃排空的新潮流……到了中国,就酿成现今的文化运动”;也有人指出“五四运动确可算是中国文化运动的起点”。由此可知,当时()
A.新文化运动研究逐步深入 B.思想潮流受到多方因素影响
C.中西方文化实现全面融合 D.新文化运动的性质难以判定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衅启后,洋货进口顿绝,一般销泰西缎者,无从购买,纷纷向杭购买是级。”这一时期,仅杭州、湖州两地新设机器绸厂百余家。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传统丝织业竞争力凸显 B.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4.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上海县城新北门之外,由于被辟为租界,当地人称之为“夷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租界区以“十里洋场”的称呼取代了“夷场”。中国人过去称奢华阔气的作风为“扬气”,而到光绪年间,诸事中的奢靡风格与时髦已经被称为“洋气”。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A.国人思想文化的革新 B.社会生活习俗新旧杂陈
C.晚清社会风气的变迁 D.政府对西方侵略的反应
5.五四运动之后,有学者以政权更迭为例指出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是:“以前文言的皇帝专制,白话军出来反抗……但是后来皇帝倒了,民国成立,那废帝的族类当然还他本来面目,成为五族之一,是国民的一部分。”该学者()
A.倡导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 B.从文化层面反思辛亥革命的成败
C.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D.突出白话文在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6.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了当时()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 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7.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据此可知,胡适意在()
A.推崇西方国家民主科学思想 B.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
C.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实用性 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8.读图可知,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爆发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府院之争
9.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指出,“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安作之风息焉”,号召人们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旨在()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打破专制愚昧对国民的束缚
C.推动启蒙思想传播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10.1912年,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到1919年,茂新、福新面粉系统共有8个厂。1915年,又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额达到22万多元,为1916年该厂盈利额的11倍。这从侧面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D.欧洲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1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便分裂成为直、皖、奉三个主要派系,再加上当地的一些地方势力的不断强大,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这一状况根源于()
A.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
C.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 D.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
12.近代某时期,各地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国民》《新社会》《新生活》《新教育》《新妇女》《新共和》等,有数十种之多,全国报刊面貌焕然一新。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 B.民众期盼和平民主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学界重视唤醒国民意识
13.竹枝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面的竹枝词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普更换,内阁从头组短期。”
①皇帝制度结束
②共和政体飘摇
③政权更迭频繁
④民权实现平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① D.②③④
14.清末《公司注册试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焓变及其计算 学案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 反应热及其测定 学案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无机推断题.docx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无机推断题.docx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溶液.docx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docx
-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测试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第23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docx
- 第23课《富贵不能淫》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docx
-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