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VIP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单选题

1.11世纪中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发现。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在北宋时期()

A.发明了最早的指南仪器 B.能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C.开始掌握磁石指南特性 D.开辟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2.宋朝一位思想家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游 D.李贽

3.话本是北宋开始流行的“说话”艺人的底本,南宋时继续发展,有了专门的创作团体。这些来自社会各层的文人创作出来的话本反映真实的社会形态,表达人们的感受。这反映出宋代文学艺术的()

A.传承性 B.包容性 C.世俗化 D.人文化

4.时空意识是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之一。下列历史信息的组合按朝代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隶书;五铢钱;推恩令;水排;《神农本草经》

理学;柳词;岁币;三衙分权;《吕氏乡约》

雕版印刷;曲辕犁;长庆会盟;藩镇;筒车

刀形币;何尊;田氏代齐;铸刑书;大孟鼎

A.④①③②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5.耶律阿保机召集群臣问道:“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臣皆以佛对。阿保机道:“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阿保机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这一现象表明辽统治者()

A.实施抑佛政策 B.接受中原传统文化

C.践行因俗而治 D.重视群臣合理建议

6.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专制集权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

7.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A.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

8.北宋的山水画构图工整,气势恢宏,阳刚奔放,如图1.而南宋山水画构图不求对称,渲染恬淡,像当时的画家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时人称为“夏半边”“残山剩水”,如图2.由此可推测,这种绘画特点的变化反映了()

A.艺术创作受到时代的影响 B.文人画追求写意的艺术风格

C.艺术创作呈现通俗化趋势 D.理学兴起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9.李清照的名作《夏日绝句》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明人毛晋称赞她:“易安居士文妙,非止雄于一代才媛,直洗南渡后诸儒腐气,上返魏晋矣。”据此可知,李清照()

A.得到后世文人的一致称赞 B.始终以婉约风格见长

C.倡导妇女解放与个性自由 D.怀有雄壮的英雄气概

10.元代科举考试非常受限,儒生失去仕进机会,地位下降,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情绪。仕途失落的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从事杂剧创作。材料表明,元曲兴盛的直接原因在于()

A.科举制度的受限 B.文人地位的变化 C.市民阶层的扩大 D.儒家思想的复兴

11.朱熹曾言:“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朱羔意在强调()

A.会通佛老提升儒学地位 B.儒家伦理道德具有合理性

C.格物致知是求理的途径 D.注重发挥理学的教化作用

12.在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而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士大夫这一休闲方式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中央集权的强化D.主流思想的演进

13.根据唐传奇《莺莺传》改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改原作的悲剧结局,借女主人公崔莺莺之口,表达了“学梁鸿与孟光(举案齐眉典故的主人公)夫高妻贵,又何必到长安去候春闱(喻指科举)”的人生追求。这表明该剧()

A.蕴含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 B.继承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手法

C.迎合了封建政府的文化政策 D.折射出追求功名的社会心态

14.在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成汤祈雨”的故事基本定型。表为该故事在唐中晚期至明中晚期书写内容及特点的变化。这表明()

时间

书写内容及特点

唐中晚期

汉儒的祥瑞灾异理论受到士人群体的挑战

宋至明初

水旱天定观念融入士人的叙述中

明中晚期

士人常援引“成汤祈雨”讥刺时政,表达对治世明君的期待

A.封建制度日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