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昨天收到了梁任公先生的电话,他在巴黎来电,表示青岛问题由日本驻华使者努力争取的结果,并认为英法应该直接把青岛交给日本他呼吁中国政府应派人访问德国直接接回青岛,并希望日本无承继德国掠夺所得之权利者如果情况符合他的观点,胶州和山东都将失去这都是我国公民不能承认的错误我希望我的总结能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2.1919年中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期望而去,失望而归。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失望”导致了()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二次革命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国民革命的高涨

3.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出()

A.国民党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

C.辛亥革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D.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

4.虽然国民革命军中实行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但大多数官兵并没有得到彻底的革命改造,仍带有浓厚的封建地方狭隘保守的排外思想,部队缺少统一的正规战斗操练。材料中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国民革命军革命性弱 B.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没有科学纲领的指导

5.1921年,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社会主义革命目标 B.逐渐认清了中国国情

C.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向 D.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

6.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贫农,因为最革命,所以他们取得了农会的领导权。”这一认识()

A.强调农民是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 B.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为新革命道路开辟提供支撑

7.下表是1926年两份报刊对北伐战争的不同记载。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报刊

称谓

军事口号

《北洋画报》

南征

“赤”与“反赤”

《良友》

北伐

“革命”与“反革命”

A.立场不同影响记录 B.反映战争的复杂性

C.报刊影响战争进程 D.描述反映时代差异

8.《国民革命歌》中唱道:“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曲的诞生和传唱有利于推动()

A.护国战争的发动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土地革命的兴起 D.抗日战争的发展.

9.1925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做出了选派国民党党员赴苏留学的决定,苏联为此创立了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曾分两期招收了大量国民党党员。国民党党员赴苏留学()

A.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C.体现了国民党党员出身的变化 D.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

10.1924年,孙中山在北伐宣言中说道:“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绝,中国乃能脱离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独立之国家也。”该宣言表明孙中山意在通过北伐战争()

A.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B.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

C.扩大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D.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1.如图为创作于1919年的新闻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作者意在()

A.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B.揭露日本侵占山东的野心

C.控诉军阀混战割据的罪行 D.推动工商学界的联合斗争

二、材料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昨得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巴黎来电,略谓青岛问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颇为所动,闻将直接交于日本云云。

呜呼!此非我举国之人所奔走呼号求恢复国权:主张应访德国直接交还我国,日本无承继德国掠夺所得之权利者耶?我政府我专使非代表我举国人民之意见,以定议于内折冲于外者耶?今果至此,则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摘自林长民(时任外交委员会委员兼事务主任)《外交警报敬告国民》(《晨报》1919年5月2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长民也中表达的政治诉求和情感立场,并说明其影响。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犹未能遂其发展之自由者,则苦于国际障碍之多也。……案(美国)威尔逊总统十四要点所含公道、平等、尊重主权诸原则,业经联盟及共事诸国共同承认,今和平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