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定》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制定背景
热障涂层通常用在镍基或钴基超级合金制成的热端部件表面,如热电厂发电燃气轮机和航空发
动机的燃烧室、静叶片和动叶片等高温条件下运行的部件。该涂层采用隔热材料使基材合金与涂层
表面之间保有较大温差,从而为金属部件提供长效高温防护。让部件得以在高温下运行,从而延长
部件的使用寿命。
热导率是热障涂层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热导率的大小关系到热障涂层的隔热效果。热障涂
层一般由金属黏结层和陶瓷面层复合构成,目前,国内仅有针对陶瓷材料热导率测试的标准,缺少
针对热障涂层热导率测试的相关标准。
近年来,热喷涂行业快速发展,热障涂层的应用范围得到显著的拓展,亟需关于热障涂层热导
率评价的方法。国际上已发布了ISO18555:2016《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
定》,为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热障涂层整体应用水平,故开展了该项标准的制定工作。
2、任务来源
本项目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
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58号),项目编号T-604,项目名称:《金属及其他无
机覆盖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定》。标准性质:推荐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制定;项目周期:16个
月,计划于2025年完成。
本项目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归口,热喷涂分技术委员会
(SAC/TC57/SC2)负责执行,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3、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2023年10月,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国家标准项目计划。按照计划要求,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立即组织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专职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工作组,标准编制工作也随之展开。
标准起草工作组,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文献,分析了了我国热障涂层的发展及热障涂层热
导率的检测现状,并对ISO18555:2016中的试验方法进行有效性的验证,经过充分讨论,起草工作
组确定了标准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技术原则,经起草工作组讨论,并于2024年8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
稿。
4、主要参加单位及工作组成员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本项目《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定》,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
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以及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
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起草工作组决定等同采用
该国际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化政策和目前我国热障涂层的应用现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可操作性强的基础
通用标准,做到:a)适应我国热障涂层应用的需要;b)尽可能与现有的国际标准接轨;c)突出重
点,保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由金属黏结层和陶瓷面层构成的热障涂层常温下在垂直于涂层表面方向的热
导率的方法。
本文件介绍了采用激光闪射法测量热障涂层(含金属黏结层、陶瓷面层)的测试原理、典型设
备构成、试样准备方法及热导率计算方法。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热喷涂是表面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涂层制备方法,在材料的腐蚀防护、材料表面的耐磨耐冲击、
材料表面耐高温、表面功能性涂层加工、零部件修复再制造等技术领域应用广泛。抗拉结合强度是
热喷涂技术工艺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为了提高我国热喷涂抗拉结合强度检测的技术水平,促
进我国热喷涂技术水平发展,从而修订了本标准,使其技术内容适应我国热喷涂零部件性能提升的
需要。
本标准涉及的试验均按照现行标准执行,试验方法可靠。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8555:2016《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热障涂层热导率的测定》。
本文件针对ISO18555:2016中的检测方法验证分析如下:
——试样厚度的说明,经过对不同厚度的基材、BC、TC厚度试样热导率测试数据的离散性分析
表明,试样的厚度对热导率的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规定基体的厚度公差为±0.01mm甚为必
要。
——试样表面粗糙度的说明,经过对不同表面粗糙度试样热导率的测试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NA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pdf
- DNA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编制说明.docx
- V带和多楔带传动 额定功率的计算 编制说明.docx
- V带和多楔带传动 额定功率的计算 编制说明.pdf
- 半导体单晶材料透过率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docx
- 半导体单晶材料透过率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pdf
- 带传动 联组V带轮 AJ, BJ, CJ和DJ轮槽 (有效宽度制) 编制说明.docx
- 带传动 联组V带轮 AJ, BJ, CJ和DJ轮槽 (有效宽度制) 编制说明.pdf
- 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复开启包装系统的机械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docx
- 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复开启包装系统的机械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pdf
最近下载
- 孝德与感恩(孝文化讲坛).pptx VIP
- 地下消防水池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五上英语每日一练小纸条(含答案11页).pdf VIP
- Unit 3 Yummy food(Wrap up)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pptx VIP
- 近五年黑龙江省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2023.docx VIP
- 2022病毒疣基层诊疗指南.pdf VIP
- 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课程课件:第6章化学平衡.pptx VIP
- 中国体癣和股癣诊疗指南(基层实践版2022).docx VIP
- 张昕-行政组织学-第八章行政组织变革.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