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教考衔接:让思辨阅读与作文思辨多维对接.docx

2025年高考作文教考衔接:让思辨阅读与作文思辨多维对接.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高中作文教学领域,“教考衔接”的显性路径一般不外乎以下三条:

(1)与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相衔接。

(2)与统编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相衔接。

(3)与课标和教材的写作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写作知识相衔接。

实事求是地说,以上衔接路径还只停留在比较浅表的层面,而实际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又更多地被“组织学生进行以统编教材为纲的作文模拟题训练”所替代,如此以来,作文“教考衔接”的层级再度降格,多拘泥于“教材相关内容的衔接”苑囿。个人认为,统编教材所拥有的丰富深邃的作文宝藏难以充分开发运用,实为可惜。

更实际更有效的作文教考衔接的新维度,宜于何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有答案。

《课程标准》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这指向“思辨性阅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指向“思辨性写作”。

“提升思维品质。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这一点,则可以视为“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写作”的双向奔赴,二者相向而行,直至相拥。

那么,“思辨性阅读”与“写作的思辨性”有效对接的维度又有哪些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调研和尝试,试谈一二,愿对同仁和弟子有所助益。

维度一:逻辑对接------立足教材文本,以批判性思维为抓手,设境引思,探究运用,为“思辨”搭建宏观框架。

示例1:《论语》十二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对接探究:其中“仁者不忧”,理解难度大一些,这恰是设境引思的契机------

(1)质疑:范仲淹,众所周知的大贤大仁者也,他曾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之中含两个“忧”字,可见其“忧”之深------这与孔子所言“仁者不忧”不就针锋相对了吗?难道他们之中有一人说错了?

(2)引思:不矛盾,恰恰是一致的,范仲淹的言辞正是孔子思想的延续,为什么?

(3)释疑:孔子“仁者不忧”内涵丰富深刻,不可简单地望文生义。孔子的“仁者不忧”,指的是“以仁心待人的人,心中想的是他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种人所“忧”的,不为自己的得失,而是他人和社会的祸福。

示例2:《论语》十二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对接探究:文本核心概念是“礼”与“仁”,厘清二者关系是思辨性阅读的重点。

(1)质疑: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日本人的评价中云:“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2)引思:我们的印象中倭人是很讲“礼”的啊,司马光先生为什么如此贬斥他们呢?

(3)释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所讲的,“仁”是“礼”的地基,也是“礼”的目的地,脱离了“仁”地基的“礼”,只能是虚伪的,是居心叵测的。

司马光先生对倭人的评价是有依据的,也是对儒家“礼”的继承。

立足文本,链接课外,通过质疑、引思和释疑,向深度思辨进发,引导学生由字面到字内,由表层义到深层义,在质疑中思考辨析,在辨析中拨云见日,把握词句的内涵的同时,锤炼了批判性思维品质。

维度二:事实对接------立足教材文本,以事实论证为抓手,设境引思,探究运用,让“思辨”的微观落地。

???示例:《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质疑:看看课文下面的注解,我们就可以发现,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说法也存在问题,但是,我们读完《石钟山记》之后,还是很认同他的观点。

(2)引思:怎样才能提高思辨说理的说服力?

(3)释疑:严格地说,“事实”是思辨的支撑点之一,作为论据的事实必须真实确凿,但从交际性表达的需要出发,事实可以存在选择性,但必须得会“具体论证”,这是论据产生说服力的关键-----上面《石钟山记》部分,苏轼用亲眼所见的“事实”做论据,从“中流大石”的形态和“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两个角度,紧扣石钟山得名原因(个人论点),具体分析(事实论证),所以产生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事实”为我所用,素材为论点服务,关键技能在于------如何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