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炼句
考点解读
炼句,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句子,一般是最为传神、最生动形象的关键性句子。
“炼句”是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在创作某个句子时精心选用艺术手法的过程。这些句子往往是作者情感或诗歌主旨的集中体现,同时在表达技巧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炼句与炼字有相似之处,炼句也需要对句子中有重要表现力的字做重点赏析,同时也要从整体上把握诗句的内容情感、表达技巧。但无论哪一种赏析都是先理解词句内容,然后判断技巧,最后点明效果。
解题策略
炼句,所考语句往往是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
(一)炼句角度
(1)从语言特点出发,把握句法。
(2)从表达技巧出发,鉴赏特别之处。
(3)从句子位置出发,明确句子的作用。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意。理解句子含意,进而把握其内容、情感的内涵。也可从关键词入手,在对词的赏析中体会句的意蕴。
第二步:多角度赏析
1.语言特点:①倒装,有错位的美;②省略,有韵味悠长之美;③对仗,有整饬的美;④互文,有开合的美。
2.表达技巧: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角度结合内容分析,点明表达效果。
3.结构技巧:
(1)首句或首联。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词),领起下文对×××的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句设问,引出后面内容
(2)中间句或中间联。或承前×××内容,引出后面×××内容;或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感情。
(3)尾句或尾联。或总结全诗(词),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现作者情感;或以景衬情,用×××景衬托×××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作答时,找出诗句在字词选用、句式方面的特点,结合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分析其在主旨表达和情感抒发方面的作用;或根据该诗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审题要点】
“第四句”明确了鉴赏对象,“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明确了鉴赏角度。
【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子含意,该句描写了考生答题时的情景,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很安静。
第二步: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连写字的声音都能听得真切,可见考场之静。这是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第三步:诗句描写了考生们答题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能为国所用的喜悦之情。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2.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1.A2.
①景物描写的画面感强:低垂的柳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
②以虚景写真情:这里的美景并非写实,而是词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词人与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与友人相聚便心生欢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首先理解题干的意思。评论家称赞词作结尾两句“绝妙”,“妙处”即巧妙高明、不同寻常之处。
然后,需要就这两句词进行内部分析。结尾两句写景极富画面感,考生要能对词句的风景描写进行想象和评析。“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既有柳垂江面的画轴长卷全景,又有梅花凋落的细腻特写。柳、梅为春日常见意象,词人这里的描写点染结合,出人意表。
接着,需要着眼全篇分析结尾两句。这两句承接“东溪春近好同归”而来,并非实写,而是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苦难式教育”——电影《抓娃娃》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 -备考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全国通用).docx
- 2024《开学第一课》人物事例+精彩时评+观后感范文-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总复习(全国通用).docx
- 2024巴黎残奥会超励志顶级人物写作素材热点-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备考总复习(全国通用).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微力量”涌动正能量热点速递-备考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全国通用).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开学第一课——可爱的中国-备考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速递速用(全国通用).docx
- 关联教材专练01: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 关联教材专练01: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
- 关联教材专练02: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
- 关联教材专练02: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
- 知识清单19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2大考点+4个易错点)-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