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不公正情境中偏离行为的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社会不公正情境中偏离行为的研究

?

?

?

?

?

??

?

?

?

摘要:一直以来对偏离行为的研究都关注在青少年儿童阶段,情境性偏离行为的研究则相对比较少,但是很多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表明,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权威和组织的不公正,会导致个体自身行为上的偏离。本综述根据不公正现象导致的偏离行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不公正情境下偏离行为的研究做了详细的整理,结合以往的研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社会公正偏离行为藐视假说道德外溢

1.引言

偏离行为顾名思义,就是偏离正常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具有不同操作定义的解释。在公正研究领域中,偏离行为则为在不公正情境下,遭受不公正的受害者或者目睹不公正的旁观者在行为上产生的偏离正常社会规范的行为。下面将具体从受害者和旁观者角度阐述在组织不公正情境、法律和道德不公正情境中偏离行为。

2.工作场所偏离行为

2.1概念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WorkplaceDevianceBehavior,WDB)指组织成员自发性的行为,而此行为违反了组织的规范、政策或制度,并且威胁到组织或组织内部成员的福利,具体表现为:怠工、偷窃、贪污、迟到、对同事的辱骂、诽谤、散布谣言、性骚扰、盗窃公司资产等(RobinsonBennett,1995)。

2.2主要研究

其中身体攻击、吵架、偷盗等报复行为是组织不公正领域中的偏离行为。Greenberg运用实验法对组织不公正对于偷窃行为的影响研究是比较经典的。一项研究中在同一个组织中的不同子公司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他选择了某公司的3个子公司在冻结工资报酬或减少工资报酬时,比较在政策宣布前、执行中、结束后员工的公正感,尤其是公司的财产损失(与过去的平均值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组织公正感与工资政策执行阶段有交互的作用。在没有解释的公司政策执行中的偷窃行为最高,而有解释的公司中,在政策执行中的公正感相对较高,偷窃行为也较少(Greenberg,1990)。之后,在另一项研究中运用实验法,研究了在报酬公正和不公正的情况下,研究者的互动过程——解释对偷窃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工资报酬低于预期的情况下,解释有作用,而在工资报酬公正的情况下,解释的作用不明显(Greenberg,1993)。Geenberg(2002)研究了在收入与预期有差距的[来自WWW.]情景下,让被试自己领取收入,考察被试的偷窃行为。自变量有3个:研究对象的道德发展水平,该项研究的经费资助者,研究对象所在的组织是否开展了道德教育。结果发现:道德发展水平没有作用。如果研究是个人资助,偷窃少;如果研究是组织资助,偷窃多;开展道德教育的组织的员工,偷窃行为少(Greenberg,2002)。

3.法律或道德不公正引发的偏离行为

3.1藐视假说

藐视假说(floutinghypothesis)认为当个体所拥有的公正感与与特定法律法规内部的公正相背离,并且当人们知觉到这一不公正时,会导致对其他法律法规的不服从,或者利用一个与知觉到的不公正法律法规的不相关的巧妙方式做出小的违反行为,例如,小偷小摸,交通违规,版权限制,随地乱扔垃圾,做出公共场合禁止的行为,比如在禁止吸烟的地点吸烟,在挂有请勿踏草地标志的地方故意践踏草地(Nadler,2005)。

在我们法律系统中对不公正的认知,错误的定罪或无罪开释,过分的惩罚和奖励,过时的公共道德法令,强效纯可卡因和粉状可卡因量刑的偏差,或者强制性的最小量刑制度,这些法律决策或者法律制度上的不公正,[来自www.lW5]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队法律的遵守,做出税务欺骗,盗窃服务,陪审团废止等偏离行为。当一个人评价一个特定的法律规则、决策、或者法律实践不公正时,将会减少对法律系统的尊重,随后可能动摇其他的守法行为。如果某一项法律被视为未能准确反映的流行公正理念时,然后公民就不太可能要把这一法律作为一种道德权威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Nadler(2005)研究中,研究一以新闻故事的形式向被试呈现关于法律法规公正或者不公正的信息,例如,公民财产没收的新闻故事中,在特定的条件下,政府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申请程序才能进行没收,公正的操作就是强调申请程序的法律法规保护了公民的生命财产,不公正的操作强调了在没收公民财产上的自由性。被试阅读完一系列的新闻材料之后,完成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测量被试对其他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藐视,问卷结果表明被试倾向于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比如,酒后驾驶、随便停车、偷税、偷盗等偏离行为。

3.2道德外溢

道德外溢(moralspillovers),即是个体知觉到道德违反的一个行为后果,当某一个个体知觉到他们所期望的道德事件的结果与他们内在的道德律令,道德命令来源于被强烈地内化的规范和极端价值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