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值得注意的误区
?
?
浙江宁波镇海区澥浦中学王凯
在我们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开展了好几个年头了,我们浙江宁波的数学教材从华师大版过渡到浙教版,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删除难,繁,旧,偏等知识点,把整个初中数学分为,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几个教学的误区值得大家去思考和讨论,本文将通过对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来分析,来探寻出错的原因与应对策略,希望能得到各位教师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不恰当的读法给学生造成误区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大多数数学知识点的读法是一样的,但有个别知识点我们存在不同的读法,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读法,我们要选择最佳的读法这样会帮助学生的理解,同时减少我们学生的错误率,如我们在教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时候接触负数,如:—2我们读作:负2,也可以读作:2的相反数,但我们在一般情况下读作负2比较恰当,而不读作2的相反数,但并不是读作负2都是最好的选择,在一次校级公开课上,上课老师上的是浙教版七年级下5.1《同底数幂的乘法(1)》,课件上面打出这样一个题目:计算(—2)11和(—2)12,结果分别为—211和212,但发现学生在读第一个答案的时候读作:负的2的11方,课后我们听课的老师评课时候展开了讨论是读作:负的2的11方还是读作2的11方的相反数更恰当,其实这两种读法应该都对,最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但我认为学生很容易把(—2)11和—211搞混,特别是学生有些学生对本知识点不是理解很透彻的时候,更容易把这类题目的答案张冠李戴.
二、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给学生造成误区
我们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关注课本上面的几个题目或者课本上面的几种方法,更有很多教师自认为自己是老教师了,课本都背得去,所以往往造成上课之前备课不仔细,对教材研究不够深刻,更有老师上课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上到哪里,没有遵循数学知识和思想成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对知识点也没有考虑深刻,所以上课的时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考虑不够仔细,造成答案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在今年镇海区的教坛新秀比武的过程中,一个老师上浙教版八年级下5.1《多边形》多媒体出现一个这样的题目:证明任意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有学生证明思路是这样:延长BA与CD交于点E,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来证明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为360°,但这位老师忽略了一点,任意四边形,如果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延长BA与CD不可能交于一点,所以说,我们教师有时候钻研教材不够深刻,也会在教学中产生误区,甚至会产生误导学生,如果该题老师能够再引导一下学生,我们还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也渗透到教学中去了,那么在这堂课的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上面起了经典的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师在编制习题存在歧义给学生造成的误区
我们学生每天都要做一些习题来巩固当天学的知识点,这样加深学生对当天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但如果我们在编制习题的时候,命题的语言叙述、概念、含义、图形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这是对命题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但是许多老师命题时没有再三推敲,使得命题的题意不清,理解困难,甚至无法解题,就会导致学生误解产生误区.如这么一道题:某宾馆底层客房比二楼少5间,某旅游团有48人,若全安排住底层,每间住4人,房间不够;每间住5人,有房间没住满5人.又若全安排住二楼,每间住3人,房间不够;每间住4人,有房间没住满4人.问该宾馆底层有客房多少间?在这个题目中“有房间没住满5人”、“有房间没住满4人”这样的话是不明确的,可以理解成是一间没住满,也可以理解成是多间没住满.所以说我们编题一定要反复推敲,以免误导学生,数学要求的就是严谨性和科学性,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做题而编题,而是要注意编出来的题目科学性和明确性.
四、机械记忆给学生造成的误区
我们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图简单,也没有注意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反正觉得只要学生记住就可以了,学生究竟理解没有和会应用没有,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如一次大型的考试有这么一个填空题:用反证法证明题目时应先假设,有答案大致分为这么三种,有假设命题不成立,有假设结论不成立,有假设求证不成立等等,我们改卷的几个教师也在讨论:课本上是写着应该假设命题不成立,假设结论不成立也能表达这个意思,但假设求证不成立有点脱节,至少要写成假设求证内容不成立,所以假设求证不成立的不给分,刚好我们学校有一个班老师统计他们班有一半以上的人写的是假设求证不成立,我们问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给我回答是这样的:“在平时学生用反证法做题的时候,总是有学生会把已知的条件不成立,为了他们好记,我就说假设求证部分不成立,这样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错误了,而且基本都记住了,但没有想到这次考概念的时候考砸了”.当然这位老师的做法面对具体的
文档评论(0)